8月14日,記者在江蘇南通召開的2025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基本平穩,呈現六大特點。
一是原油產量、進口量、加工量和消費量均同比增長。這是在去年原油進口量、加工量和表觀消費量同步下降的基礎上,實現的“轉降為增”。
二是主要化學品產量和消費量均實現“雙增長”。這說明市場對石化產品和化學材料的需求是穩定的。
三是板塊分化加劇。化工板塊好于油氣開采和煉油板塊,是“兩增一降”:營收、進出口額同比增長,利潤同比下降。油氣開采和煉油板塊是營收、利潤、進出口額“三下降”。
四是進出口延續“量增價減”態勢。數據顯示,進出口總額、進口額和貿易逆差均出現同比下降,僅出口額微增0.4%。這主要是世界市場石化產品的價格繼續低位所致。
五是成品油產量和消費量“雙下降”。今年成品油總量及汽煤柴的產量、消費量首次同步下降,說明受新能源汽車對汽油市場的影響和液化天然氣重卡對柴油替代的影響,在“十三五”末柴油消費達峰的情況下,汽油消費的峰值已于“十四五”中期提前到來。此外,上半年在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1.6%的情況下,成品油的產量同比下降5.4%,成品油產出率55.3%,低于去年上半年的59.7%,這證明近年來石化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減油增化”效果正在顯現。
六是原油和主要石化產品的價格持續下降。主要是受俄烏沖突持續升級、巴以沖突加劇、伊以突發沖突以及經濟增長乏力、不確定因素增加的影響。
“上半年石化產業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保障農業豐收和國內市場的保供穩價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傅向升表示,下半年,行業要將提質增效作為首要任務,要在降本增效、挖潛增效和優化增效上下功夫。同時還要加快石化產業高端化、綠色化轉型;下大力氣治理“內卷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堅定石化強國目標邁向“十五五”;堅持安全底線確保本質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