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走進位于高青縣的山東齊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氟新材”)生產車間,剛建成投產不久的含氟高端電子材料生產線上機器轟鳴,一派全力以赴“拼比看”的繁忙景象。
“一期產品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主要應用于芯片加工領域,每月產值約3000萬元。”齊氟新材副總經理張傳本介紹,這個項目的核心產品實現了技術上從0到1的突破,一舉扭轉我國此類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而在生產車間不遠處的規劃地塊上,二期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已悄然展開。“氟橡膠是高端裝備的關鍵密封材料,含氟換熱液則瞄準AI算力中心的散熱需求,都是眼下市場上緊俏的‘香餑餑’。”張傳本眼中的期待,正是高青縣氟產業“向氟而行”的底氣所在。
其實,不只是齊氟新材的項目,山東澳帆新材料有限公司第四代新型氟材料項目二期等多個氟產業項目都在穩步推進(上圖)。拼經濟靠什么?高青縣用項目快速推進的實踐給出答案:靠拼勁、靠闖勁、靠爭分奪秒的執行力。
在縣域經濟發展的賽道上,高青縣正以優質項目為強勁“引擎”加速奔跑。這種發展動能不僅體現在單個企業的成長上,更滲透在產業集群的崛起進程中。翻開近年“工業起勢”成績單,新材料、健康醫藥兩大優勢產業的增量崛起尤為亮眼。以氟化工為例,飛源化工、南大光電(淄博)、齊氟新材、澳帆新材等十余家企業次第落地,已在這片土地上織就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氟材料產業集群。
產業的持續壯大,離不開清晰的發展路徑與精準的布局策略。圍繞氟化工產業升級,高青縣始終錨定“龍頭引領、鏈條延伸”的發展路徑。從基礎原料到氟碳化學品,從含氟精細化學品到高端聚合物,從電子特氣到氟化鹽,全產業鏈布局讓產品結構實現從單一到多元、產業層次從基礎到高端的跨越。這份堅持換來了實實在在的增長:近三年累計實施省、市重大項目123個,新投產產業項目54個,工業總產值每年保持30億元增量,招商引資省外到位資金等指標多次穩居全市首位,用數據勾勒出縣域經濟的上揚曲線。
產業騰飛的背后,空間載體的支撐同樣關鍵。2024年,高青化工產業園成功擴區的消息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強心劑,3500畝新增發展空間如同一塊“強磁”,吸引著優質項目加速聚集。“園區現有規上企業30家,聚焦氟化工、硼化工及高端樹脂產業,2024年產值達86億元。”該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公丕民介紹,當前正搶抓擴區機遇,一方面緊盯國內氟化工高端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另一方面儲備優勢項目蓄勢待發,短期內沖刺百億元產值目標,推動園區經濟再上新臺階。
從一條生產線的技術突破,到一個產業集群的強勢崛起,再到一片園區的能級躍升,高青縣以氟化工產業為支點,正撬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格局,在“拼經濟”的賽道上跑出屬于自己的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