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實華化工有限公司熱電車間的爐膛內,火焰熊熊燃燒,與傳統燃煤不同的是,這里還 “喂” 進了來自化工園區的氫氣。這一變化源于企業去年5月啟動的 “氫氣綜合利用項目”,不僅讓曾經富余放空的氫氣實現全利用,更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此前,我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氫氣除大部分用于下游化工生產工序外,剩余氫氣不得不進行排空。項目投用后,氫氣實現 100% 利用,每天可節約原煤 20 噸左右,項目投用后預計每年收益將突破 350 萬元。” 德州實華化工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部市場營銷辦副總經理郭浩介紹道。
作為德州市第一家國有化學原料生產企業,德州實華化工的發展歷程鐫刻著時代印記。其前身為 1971 年建成的德州石油化工廠,2007 年 8 月更名為德州實華化工有限公司,同年 11 月加盟中國化工集團;2012 年初響應 “退城入園” 政策,整體搬遷至德城區北部天衢工業園;2021 年 5 月,隨中國化工集團與中國中化集團重組,成為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氯堿事業部下屬企業。
近年來,受市場經濟形勢影響,氯堿化工行業整體低迷,企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面對困境,德州實華化工選擇向內深挖潛力,在節能降耗、提質增效的賽道上主動作為。走進企業調度中心,一排電子屏實時刷新著各項生產運營數據 —— 這套新上線的能碳系統,可動態監控生產運行、物料消耗等關鍵指標;在生產區域,1400 多個傳感器布點于廠區關鍵部位,精準防范跑冒滴漏等問題。
自 2021 年起,企業累計投入約 3.2 億元用于生產設備改造升級,通過提高裝置開工率、保障生產平穩運行,結合 “事前算贏” 工作機制與成本管控矩陣,成功將燒堿和 PVC 產品生產成本大幅壓降,助力企業實現扭虧為盈。2024 年,企業銷售收入達 30 億元,以科技創新與精細化管理為筆,在行業寒冬中書寫出逆勢增長的答卷。
(大眾新聞記者 賀瑩瑩 通訊員 邱楊 焦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