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李兆濱 通訊員 陳喬依 淄博報道
山東能源齊翔騰達打破傳統化工企業的刻板印象,將“鳥語花香”與“無泄漏工廠”寫進高質量發展的答卷。這里,無異味、無噪音、無泄漏,目之所及是四季常青的綠植與潔凈如新的裝置;這里,“三無”標準成為每一名職工的行動準則。從“治漏攻堅”到“花園共建”,齊翔騰達以“無泄漏工廠”筑牢安全環保根基,以“花園式工廠”重塑綠色化工形象,用硬核實力詮釋了現代工業與生態文明的和諧共生。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齊翔騰達將“泄漏就是事故”的理念如同血液般注入生產的每一個細胞,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該公司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劉付亮多次強調,“‘無泄漏工廠’是提升本質安全的核心關鍵,就像大廈的基石,穩固與否直接決定著安全的高度。”他要求全員以 “爭先進位”的積極態度,將各項管理舉措落到實處,讓安全理念不再是空中樓閣。
為了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公司通過安全宣誓、觀看警示教育片、剖析事故案例等多種形式,讓“防微杜漸”的憂患思維在每位職工心中生根發芽。同時,安全責任的傳遞如同接力賽,從管理層出發,通過班前班后會、大墻會議、技術骨干宣講等方式,延伸至一線班組的每一個角落,實現了“精益管理理念”的全面覆蓋。
機電動力部(信息中心)對各單位潤滑油站、化工裝置現場管理進行了評優工作,樹立標桿單位,積極開展對標、提升工作。此外,該公司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并與“日事日畢小紅旗”評比相結合,對有效建議實施獎勵,激發了全員主動查漏、治漏的積極性,形成了“人人都是安全員”的良好局面,讓安全管理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分級管控、建立臺賬:織密風險防控的“管理網絡”
理念的落地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支撐,齊翔騰達以“清單化、項目化”的方式,對泄漏點進行分級管理。
他們建立《漏點統計臺賬》《查漏消漏管理臺賬》,如同給泄漏管理裝上了一個“追蹤器”,動態記錄泄漏位置、處理進度及責任人,形成了可追溯的管理閉環。化工五廠對存在高內漏風險的設備進行安全評估,建立專屬臺賬,制定詳細的監控措施,每月15~20日集中對問題設備進行維修,確保問題不反彈。
為了提升職工的應急處置能力,該公司通過模擬物料泄漏場景的隨機應急演練,檢驗職工在真實情境下的應對能力。利用現場隨機出題的方式,模擬真實泄漏情境,以練促學、以學促干,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能夠快速響應。同時,定期復盤演練結果,優化應急預案,形成“發現問題——改進措施——鞏固成果”的持續改進機制,讓應急管理不斷完善。
設備的穩定運行是生產的基石。齊翔騰達安全聯鎖投用率達到100%,如同給生產上了一把堅固的“安全鎖”。每周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室內外崗檢,檢查內容涵蓋全面,如同一場嚴格的“大閱兵”,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在生產現場管理方面,齊翔騰達遵循“一平、二凈、三見、四無、五不缺”的管理要求,以“無泄漏”為目標,推行6S管理。現場要求標識清晰、通道暢通、工具定置擺放,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各班組每日交接時明確責任區域,劃分了各自的“責任田”,確保設備無漏水、漏氣、漏油現象,讓生產現場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導師帶徒、技能競賽、創新工作室等活動,培養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同時,鼓勵技術攻關,對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團隊給予獎勵,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齊翔騰達的“無泄漏工廠”建設,不僅是安全環保的保障,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從理念革新到技術升級,從分級管控到全員參與,每一步都彰顯了精益管理的深度與決心。未來,齊翔騰達將繼續以“無泄漏”為支點,撬動安全、效益、環保的協同發展,為行業樹立綠色智造新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