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省”科技工作者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一場,邀請4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圍繞“勇擔使命服務國家戰略”主題與記者見面交流。
![]()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記者:
請問郝京誠先生,您一直深耕膠體與界面化學應用基礎研究,能否向我們介紹下,您的研究成果如何?如何服務現實需求?
郝京誠:膠體與界面化學是化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三級學科),研究領域涉及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物化學等學科,相關結果具有極強的應用性。我列舉兩個實際應用的案例。
一是眼鏡防霧。眼鏡起霧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在疫情防控期、親朋火鍋聚餐和冬季等環境下,佩戴眼鏡的每個人都有過鏡片上布滿霧氣的困擾,極大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原理上講這是一個界面化學的問題,是氣態水遇到冷的鏡片凝結成細小水珠的物理現象(也就是霧化)。如果采用具有親水特性的分子基團或顆粒材料對涂抹鏡片表面,改變鏡片表面對水等液體的潤濕特性,就不會產生眼鏡的霧化。二是對學科發展和產生的推動作用。膠體與界面化學的研究結果推動了新學科發展和產生起到巨大作用,如推動高分子科學迅速發展以及軟物質科學的產生。高分子學科,特別是高分子物理領域也歸入膠體化學的研究范疇。例如,高分子溶液、鉆井泥漿、油漆涂料,以及乳狀液、泡沫等的粘度、彈性、塑性及觸變性等都是膠體與界面化學研究的重點內容。
山東是我國化工大省,化工產值長期居全國首位,膠體界面化學作為化學領域最具實際應用的分支,其理論與技術的革新對化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在科技強省方面,高純度表面活性劑大宗化學品制備與純化技術,對山東省化工產業的結構轉換和綠色化,特別是化工轉型將產生重要影響。創新山東省化工轉型升級模式,如高端涂層材料制備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位置,該領域將為助推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為實現“雙碳”目標、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作出新的貢獻。
山東科技報記者:
請問郝京誠先生,作為學科帶頭人和高校教授,您在科研道路上堅持40多年。請問,您始終堅持科研的動力是什么?您對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長道路上有哪些建議?
郝京誠:回憶自己從教近40年的科學研究,始終堅守的動力就是對科學研究和教學的熱愛和興趣。
實際上,我從本科論文就奠定了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在論文階段很好奇為什么極少量表面活性劑加入可以極大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硬幣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且把硬幣在頭皮上摩擦幾下更容易使硬幣漂浮水面上不下沉?這些日常問題驅動了我對膠體與界面科學的研究興趣,希望深入研究獲得更加厚重的理論知識。當然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責任感成為堅守科學研究的驅動力。在20余年的科學研究中,我已經培養了10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畢業生,50余人獲聘正高職稱,成為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術骨干,這是我的最大收獲,沒有比這更能讓我感到最大的成就,這種成就促使我不斷向前、不斷努力。每年年三十和初一我都在辦公室和實驗室度過,正是對創新知識的探索和對年輕人才培育的責任,激勵我充滿激情去工作。
年輕科技人才成長道路上分享幾點建議。
首先,要與國家命運和需求密切關聯。關注國家需求,努力付出、打破常規、勇于創新,獲得解決關鍵問題的創新方法,把自己的聰慧發揮到最大程度。
其次,科學沒有捷徑可走,堅守與踏實求證是成功的唯一路徑。一個人要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科研人才,需要踏踏實實,付出比常人難以承受的不懈努力。要耐得住性子,穩住身子,不能急于求成。要不斷探索,不斷修正設計的科學研究方案,求證最科學結論,容不得半點虛假。要善于溝通,多與國內外同行交流。要堅持不懈,善于歸納和總結。
第三,遠離不良誘惑。年輕人遇到各種誘惑很多,要學會甄別。既然踏上了科學之路,要經得起誘惑,心無旁騖追求科學研究真理,切勿追求虛無的東西。探索解決科學問題的新范式,需要加倍努力,絕不能做出無法挽回的選擇。
總之,有為青年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郝京誠接受現場媒體記者采訪
?。ㄉ綎|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