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印度財政部稅收局發布通報,決定對中國的涉案產品征收460~681美元/噸的反傾銷稅,有效期為5年。
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孫哲宇分析指出,印度反傾銷將對中國鈦白粉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首先是出口格局改變。2024年中國鈦白粉出口總量190萬噸,印度地區占比16%,約30萬噸;2025年一季度中國鈦白粉出口總量50萬噸,印度占比20%,約10萬噸。印度是中國鈦白粉出口的重要貿易伙伴,此次反傾銷稅的征收,使得中國對印出口鈦白粉面臨成本上升、市場份額可能被擠壓等問題。 其次是企業競爭格局開始分化。比如,龍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反傾銷稅率最低,其被加征反傾銷稅金額相對較低,相比其他中國品牌優勢較為明顯,而反傾銷稅偏高且無成本或產品優勢的中小型企業,將在印度市場逐步喪失份額。 三是行業利潤壓力增大。當前國內鈦白粉市場整體處于虧損狀態,幾十美元的價差均會給出口帶來較大阻力。印度征收反傾銷稅后,出口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部分企業可能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孫哲宇認為,反傾銷同樣對印度市場一定的影響。中國貨源占印度進口總量的65%,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反傾銷稅實施后,中國貨源價格優勢減弱,印度市場對中國鈦白粉的依賴度可能會有所降低,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源有機會填補部分市場份額。 印度相關下游行業成本將上升。鈦參考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后中國以外貨源上漲200美元/噸的表現,印度鈦白粉價格也不無上漲可能,屆時當地下游涂料、塑料等行業成本壓力或進一步加重。 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認為,印度征收反傾銷稅,表面上看是中國鈦白粉出口印度造成一定麻煩,實際不用擔心。因為印度本國的鈦白粉廠根本無法滿足本土需求,除了中國,他們沒有更好的供應商;其次,即便征收了反傾銷稅,中國鈦白粉相對他國生產商還有價格優勢;第三,此舉或促進中國鈦白粉向終端延伸的深加工產品快速發展;第四,真正麻煩的是印度本國的終端用戶。 涂多多產業大數據部鈦分析師齊宇介紹說,據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1-3月鈦白粉出口至印度累計在9.76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幅在50.46%,短期出口壓力愈發明顯;而鈦白國內市場需求低迷,部分企業庫存較大,目前已有十余家企業處于減產停產狀態,國內鈦白粉企業的開工率也下滑至80%左右。 齊宇認為,后期國內鈦白粉生產上還會有企業存在觀望心態,或存在檢修計劃。但受原料成本支撐,鈦白價格或暫穩,加之出口市場長期也將會多轉銷其他國家,出口趨勢也將繼續增長。短期國內下游需求難有好轉預期,今年市場行情整體較弱,鈦白市場仍面臨較大壓力。 談到國內鈦白粉企業的應對策略,孫哲宇指出,必須加快全球化布局。短期來看,中國貨源出口印度或將縮減,部分企業可能暫停對印出口,反傾銷稅率偏低貨源也將面臨來自其他國家貨源的競爭。中長期看,中國鈦白粉企業應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以及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如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的市場。 孫哲宇指出,此次印度對華鈦白粉征收反傾銷稅,反映出國際貿易摩擦的加劇。未來,中國鈦白粉企業可能會面臨更多來自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需密切關注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出口策略,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 另一方面,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鈦白粉行業可能會加速整合與洗牌。具有規模優勢、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將更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一些中小型企業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孫哲宇建議,中國鈦白粉企業要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推動行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