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銀川8月24日消息(記者李暢 實習生馬嘉雯)在寧夏加速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布局下,一場以設備更新改造和固廢資源循環利用為核心的綠色革命正在工業領域蓬勃興起。自2024年國家啟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行動以來,寧夏迅速響應,不僅在全國率先印發了實施方案,還通過多維度宣傳、搭建對接與回收平臺、強化示范引領與專業指導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激發了企業參與綠色轉型的內驅力。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更新設備8414臺(套),其中年內更新4323臺(套),淘汰落后設備2952臺(套),設備工器具投資總額高達102億元。這一系列數據背后,是寧夏在綠色低碳道路上邁出的堅實步伐,也是企業能效提升、綠色裝備應用全面鋪開的生動寫照。
污水零排放 綠色節能新典
在石嘴山市惠農區河濱工業園,寧夏英利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其創新氯堿運行部污水零排放技改項目,為地區經濟的綠色、低碳、循環、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該項目通過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智慧化管理,實現了工業廢水的100%回收利用,展現了企業在環保與經濟效益雙贏方面的積極探索。
“當前建設的氯堿運行部污水零排放技改項目,主要包含75m3/h的有機廢水處理裝置、75m3/h的無機廢水處理裝置以及5.5m3/h的含汞廢水處理裝置。”寧夏英利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吉介紹,該污水處理裝置采用世界先進的“膜法處理”技術,包括超濾和反滲透,有效提升了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
據介紹,項目采用“強制循環蒸發結晶”技術處理無機廢水系統中的氯化鈉和硫酸鈉濃鹽水,通過高效回收二次蒸汽熱能,顯著降低能耗并產出可回收工業鹽,實現了資源化利用與污水零排放的雙重目標。在綠色基建方面,項目配置311臺套國產設備(含100%國產芯片的DCS控制系統),構建智慧水務管理平臺,并創新采用高效節能變壓器,年節電達85萬度、產品水耗降低23%。此外,配套建設的4200立方米應急雨水池與5000立方米廢水暫存池形成雙重保障體系。
該項目正式投用后,年節水105萬噸(相當于7000戶家庭年用水量),并通過資源化利用年回收氯化鈉、硫酸鈉等工業鹽3320噸,同步減排COD 210噸。含汞廢水處理后回用于氯乙烯裝置生產補水,無機廢水處理后作為循環水補水,顯著降低企業用水成本,形成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雙贏格局。
電解零排放 綠智新標桿
在青銅峽工業園區內,青銅峽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青銅峽鋁業分公司正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通過電解槽“以大代小”升級改造項目和5G智慧工廠建設,推動企業向綠色、高效、智能化轉型,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青銅峽電解槽‘以大代小’升級改造項目,采用當前最先進預焙陽極電解槽及其配套技術,建設一個600kA電解系列,年產能達42萬噸。包括電解系統(268臺電解槽)、電解煙氣凈化系統、陽極組裝系統、330kV和220kV配電裝置、整流系統等;鑄造、動力、質檢、倉儲物流等系統利舊。”青銅峽分公司副總經理陸志華告訴記者,“完成改造后,200kA系列改造后電解鋁成本降低183元/噸,350kA系列改造后電解鋁成本降低197元/噸。青銅峽200kA、350kA系列鋁液綜合交流電耗分別完成12753、12769kWh/t,達到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2級標準。年節電3297萬kWh,年節約標煤13187噸。”這一舉措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也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節能效益。
科技創新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關鍵。企業依托5G智慧工廠建設,將信息技術、遠程控制技術與現有設備有效融合,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管理。通過電解質在線自動清理、堆垛天車無人駕駛、三鋼溫度在線監測等智能化裝備的應用,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也減少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企業通過電解槽“以大代小”升級改造項目,實現了環保績效的顯著提升。廢氣、廢水、廢渣處理全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采用“干法氧化鋁吸附+氫氧化鈣半干法脫硫”技術后,煙氣中二氧化硫、顆粒物和氟化物排放量均遠低于國家標準,廢水實現100%回用,固廢資源化利用率大幅提高,環保績效躍升至A級,為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堅實支撐。
與此同時,項目通過綠電消納與電價優化進一步強化了綠色效益。綠電占比提升至38.77%(增加17.74個百分點),新能源電量消納達21.76億千瓦時,綜合電價降低0.0329元/千瓦時至0.4155元/千瓦時,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推動了能源結構低碳轉型。這一“環保+能源”雙軌并進的模式,成為工業領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綠色升級 亞麻紡織行業的節能先鋒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寧夏舜昌亞麻紡織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設備升級改造,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顯著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為亞麻紡織行業的綠色發展樹立了新標桿。
舜昌亞麻紡織有限公司在綠色節能方面的創新舉措尤為突出。企業積極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究亞麻生態加工關鍵技術,致力于減少用水和碳排放,開發綠色功能型亞麻面料。通過科技創新,公司已申請相關專利23項,其中4項為發明專利,這些專利成果為公司的綠色節能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3.5億元,設備更新計劃投資1.8億元,目前已完成設備更新投資1.45億元,已淘汰設備106臺,已更新設備331臺。項目完成后可實現年產各種規格的亞麻紗8000噸、亞麻坯布1200萬米、亞麻染色布4500萬米,年產值22億元。”寧夏舜昌亞麻紡織有限公司貿易部經理陸敏介紹,本項目對亞麻紡紗的主要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淘汰了原來的98臺506A仿麥凱細紗機,選用國產金鷹505A細紗機和508A細紗機,已完成了80%的設備安裝且投入使用。升級改造后的細紗機使用全變頻電機,自動成形、智能調速,極大提高了紡紗效率,臺班產量提高50%,紗線條干更均勻,減少了粒子,減少了油污紗的產生,降低水電耗能,減少用工15%。
舜昌紡織在綠色節能方面的卓越表現,不僅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更通過了多項權威認證。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4001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審核,以及EUROPEAN FLAX歐洲亞麻認證、GOTS全球有機認證和OEKO-TEX一級產品環保認證。
展望未來,寧夏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大對綠色裝備應用的支持力度,推動更多企業走上綠色轉型之路。同時,還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固廢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體系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寧夏綠色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廣,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