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呼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企業加強自律
“短鏈氯化石蠟已被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加工使用。但今年以來,仍有近50萬噸的短鏈氯化石蠟產品被生產并在市場上銷售和流通。在其強烈沖擊下,中鏈氯化石蠟市場極度萎縮。”8月16日,有中鏈氯化石蠟生產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反映。
根據生態環境部等6部門發布的《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從今年1月1日起,國內不僅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短鏈氯化石蠟,對既有含短鏈氯化石蠟的產品也要按危險廢物做無害化銷毀處理。
“按法律規定短鏈氯化石蠟現在已經被禁,但實際上生產卻沒有停止,并己處于失控狀態。據我們了解,今年1—6月仍有22萬~25萬噸含碳十至碳十三超過1%的蠟油被用于短鏈氯化石蠟的生產,相當于有近50萬噸的短鏈氯化石蠟流入市場并大量流通。”有中鏈氯化石蠟企業負責人說。
據該負責人介紹,現在市場上1噸中鏈氯化石蠟的成本大約在5050元,售價在4700元~4800元。短鏈氯化石蠟的噸成本在3850元,售價在3800元~3900元。在下游對原料價格的打壓下,短鏈氯化石蠟利潤盡管少得可憐,但相對于成本與售價倒掛的中鏈氯化石蠟,仍是氯化石蠟市場的主角。一些中鏈氯化石蠟企業為了生存,也被逼轉產短鏈氯化石蠟,以減少虧損。
“目前國內氯化石蠟下游應用領域中,除塑膠跑道行業在‘毒跑道’事件后加強了監管,嚴格使用中鏈氯化石蠟作為原料外,其他領域為降低原料成本仍在大量添加使用短鏈氯化石蠟,這將對人們的健康造成無可挽回的不利影響。”另有中鏈氯化石蠟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表示。
據悉,目前在涂料、聚氨酯填縫劑、電纜料、瑜伽墊、保溫簾、運動器材、塑料拖鞋、吸管、輸水管、農用大棚膜等產品中大都含有短鏈氯化石蠟,這些產品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短鏈氯化石蠟早在1991年就已被列入致癌物名單,2017年5月的第八次公約締約國大會上氯含量大于48%的短鏈氯化石蠟被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A受控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清單中,我國自2024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短鏈氯化石蠟的生產、加工使用和進出口。
氯化石蠟行業呼吁,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盡快實現令行禁止,短鏈氯化石蠟生產企業應盡早停止生產銷售,下游企業應主動拒絕采購短鏈氯化石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