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截至2024年10月18日,上證綜指上漲1.36%,滬深300指數增長0.98%,化工行業指數同步上漲0.98%,顯示行業穩定態勢。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內,化工板塊近七成股票上行,但個股表現分化。跟蹤的226種化工品中,超兩成漲價,其中以液氯、固體燒堿為代表,部分商品如混合芳烴、WTI油價則有所回落。 行業觀點方面,科技創新重要性凸顯,多項化工新材料位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肥,強調科技領航中國現代化,創新至關重要,人才乃國之瑰寶,應全力推動科技自強。此外2024年度,工信部公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涉及多個重點專項,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高性能制造技術和重大裝備、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在科技興國的戰略背景下,化工新材料有望迎來歷史性機遇。 行業新聞方面,10月10日,阿根廷PetroquímicaRíoTercero公司宣布停產其位于科爾多瓦的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工廠,此舉可能導致TDI供應緊張,進而影響相關行業的成本和價格。此外,阿根廷的這次停產事件也可能會引發全球范圍內對TDI供應的關注和分析。 建議關注:受益海上風電需求提振的成長性標的:東方電纜、海力風電、天順風能、起帆電纜等;受益海外需求擴張,海外市場具備較強拿單能力的大金重工、泰勝風能、振江股份等;盈利能力企穩回升的主機標的: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三一重能、運達股份等。 化工行情跟蹤:化工行業指數與滬深300指數漲幅基本持平 截至2024年10月18日,上證綜指收于3261.56點,相較于前一周上漲1.36%;滬深300指數報3925.23點,漲幅為0.98%;化工行業指數則報3210.53點,其漲幅為0.98%。這些數據顯示,化工行業指數與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基本一致,反映化工行業整體市場表現維持穩定。 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跟蹤的化工板塊共計545只個股,其中有379只個股實現上漲,占比達69.54%;其他146只個股下跌,占比26.79%。雖然整體漲幅穩定,但個股之間的表現仍存在較大差異。 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跟蹤的226種化工產品中,有54種價格上漲,107種價格下跌。其中,液氯、固體燒堿等產品價格上升明顯,而混合芳烴、WTI等則出現了價格下跌。 行業觀點:科技創新重要性凸顯,多項化工新材料位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等多個場合強調科技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關鍵作用,認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濱湖科學城考察時,再次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 2024年度,工信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聚焦16大專項,包含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新型顯示與戰略電子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其中,高端材料專項涵蓋固態電池、能源材料及特種功能材料;先進材料專項涉及UHMWPE、碳纖維等高性能材料;新型顯示專項則瞄準MicroLED/OLED、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新能源汽車專項集中于寬溫域、高比能電池及智能駕駛技術,共同推動科技革新與發展。 看好化工新材料在科技興國戰略下的發展機遇,我國的新材料企業成長空間廣闊。推薦關注OLED、膠膜以及其他新材料領域的公司,如瑞聯新材、潔美科技、昊華科技等,同時國瓷材料、彤程新材等公司也將從中受益。 重點產品跟蹤:粘膠長絲市場維穩運行,氯化鉀市場價格小幅上行 化纖方面,本周(10月14日至10月18日),江浙織機開工率有所提升,達到77.84%,紡織產業鏈活躍度增加。伴隨美國零售和食品服務業銷售業績的良好表現,國內市場回暖以及海外去庫存持續推進,紡服行業前景可期,預計化纖行業將迎來更強勁的復蘇勢頭。 滌綸長絲市場初期受颶風影響和地緣政治因素推高油價,成本端堅挺,但由于下游需求減弱,市場整體呈下跌趨勢,POY、FDY和DTY庫存天數縮短,價格分別上調360.71元/噸、292.85元/噸和296.43元/噸。 粘膠長絲市場保持穩定,120D/30F(無光)實單價格維持在42500-44500元/噸區間,市場成交氛圍穩健。 粘膠短纖市場整理運行,成本端原料價格穩中有升,場內供應量高位,需求端暫無顯著改善,總體行情平穩。 氨綸市場經歷小幅下滑,原料PTMEG市場穩定,MDI價格上漲,成本支撐良好,但需求端有限,市場跟隨成本調整。華峰化學為推薦標的,新鄉化纖亦值得關注。隨著行業進入擴產尾聲,氨綸盈利有望恢復。 【推薦標的】化纖(新鳳鳴、桐昆股份、恒力石化、三友化工、華峰化學)、滌綸長絲(新鳳鳴、桐昆股份)、粘膠短纖(三友化工)、氨綸(華峰化學);【受益標的】化纖(新鄉化纖)、粘膠長絲(新鄉化纖、吉林化纖等)、氨綸(新鄉化纖等) 純堿方面,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國內純堿市場保持平淡穩定。據百川盈孚數據,輕質純堿均價微降至1463元/噸,跌幅0.27%,重質純堿則維持在1560元/噸。市場整體變動不大,供應端開工率高位,庫存上升,而需求側表現平淡,采購偏保守,以剛需為主,成交情況普通。市場供需矛盾依舊存在,期貨走勢震蕩,業者觀望氣氛濃厚,廠商傾向于穩價操作。 【推薦標的】遠興能源、三友化工等。【受益標的】中鹽化工等。 化肥方面,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尿素市場價格經歷先降后升,最終均價落在1874元/噸,周跌幅達2.5%。初期,山東及兩河地區的尿素價格在1770-1800元/噸范圍內,相比上周下調50-130元/噸。起初,市場受供過于求預期影響,價格承壓下行。隨后,受出口放寬傳言刺激,期貨市場強勢反彈,現貨市場隨之回暖,儲備需求釋放,支持尿素價格回升。不過,當出口消息被否定后,期貨價格再次回落,但鑒于多數廠家仍有大量待執行訂單,報價呈現堅挺態勢。 磷礦石本周價格保持穩定,30%品位磷礦石市場均價維持在1018元/噸,28%品位為949元/噸,25%品位為785元/噸。市場剛需交易為主,雖然主流磷銨企業備貨充足,短期內大規模補貨需求受限,但磷銨生產的穩定性給予磷礦市場有力支撐。 農業磷酸一銨市場維持盤整觀望態勢,價格區間波動不大,55%粉狀一銨市場均價報3113元/噸,上漲約0.13%。秋肥市場逐漸收尾,復合肥廠家對原料一銨剛需補單,廠家訂單充裕,可執行至11月上旬。一銨市場受到原料硫磺和磷礦石價格的強力支撐,成本面利好,預計短期內價格將在穩中窄幅波動。 工業級磷銨市場行情穩中運行,價格重心暫時保持穩定,部分工廠報價試探性上漲,10月17日,國內73%工業級磷酸一銨市場均價為5550元/噸,個別工廠上調報價50-100元/噸,主要受益于磷酸鐵市場的穩定消耗和新疆水溶肥市場的詢價增多。 磷酸二銨市場保持穩定,64%含量二銨價格維持在3651元/噸,原料成本波動運行,部分地區仍供緊平衡,基層交投活躍。二銨企業發運國內外訂單,報價堅挺,少數企業57%含量二銨價格略有下調。 鉀肥市場中,氯化鉀價格小幅上漲,市場均價為2442元/噸,漲幅1.96%。供應層面,國內鹽湖藏格氯化鉀裝置正常運轉,其他小廠因檢修減產。港口庫存高位,復合肥企業開工率低位,需求不及預期。 【推薦標的】尿素(華魯恒升等)、磷銨(興發集團、云圖控股等)、鉀肥(亞鉀國際等);【受益標的】磷銨(云天化、川恒股份、新洋豐、川發龍蟒等)、鉀肥(東方鐵塔、鹽湖股份、藏格礦業等)。 行業新聞點評:TDI巨頭停產;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下組建 據化工新材料公眾號,阿根廷PetroquímicaRíoTercero公司因全球TDI產能轉移和價格暴跌導致生產利潤低迷,于10月14日宣布停產其科爾多瓦的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工廠,此舉將導致125名員工被解雇。 與此同時,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下組建,旨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促進美麗中國的建設。該集團致力于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全面節約戰略,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建設全國性的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從而提升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化工價格行情:54種產品價格周度上漲、107種下跌 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跟蹤的226種化工產品中,54種產品價格較上周上漲,107種下跌。7日漲幅前十名的產品中,液氯和固體燒堿的價格漲幅居前,分別達到了578.57%和8.38%的周度漲幅,其他幾名是磷酸氫鈣、BDO、液體燒堿、MMA、環氧氯丙烷、R125、純MDI、焦炭;7日跌幅前十名的產品中,混合芳烴、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和PX(對二甲苯)周度跌幅分別為8.40%、6.83%和6.37%,其他幾名是布倫特、二甲苯、PTA、PX、甲苯、丁二烯、純苯。 化工價差行情:37種價差周度上漲、31種下跌 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跟蹤的72種產品價差中,有37種價差較上周上漲,有31種下跌。7日漲幅前五名的價差是:“丙烯-1.2×丙烷”、“二甲醚-1.41×甲醇”、“BDO-1.2×電石-2.02×甲醛”、“丙烯-石腦油”、“乙烯-石腦油”;7日跌幅前五名的價差是:“三聚磷酸鈉-0.26×黃磷”、“PTMEG-1.33×BDO”、“MTBE-0.64×混合丁烷-0.36×甲醇”、“PX-石腦油”、“丙烯酸-0.74×丙烯”。 具體來看,石化產業鏈中,純MDI價差出現擴大的趨勢;化纖產業鏈里,氨綸價差呈現收窄現象;煤化工、有機硅產業鏈方面,有機硅DMC的價差小幅擴張;磷化工及農化產業鏈中,復合肥價格總體保持穩定;維生素及氨基酸產業鏈,本周維生素A、E的價格則出現了下滑。 化工股票行情:化工板塊69.54%個股周度上漲 本周(10月14日-10月18日)化工板塊呈現積極態勢,545只個股中,有379只周度上漲(占比69.54%),有146只周度下跌(占比26.79%)。7日漲幅前十名的個股中天馬新材、佳先股份等股票領漲,分別實現了180.45%和97.08%的周度漲幅,其他是科創新源、國風塑業、青島金王、雙樂股份、恒天海龍、秉揚科技、晶瑞股份、龍高股份;7日跌幅前十名的個股中宏達新材、亞邦股份等,周度跌幅分別為11.74%和9.14%,其他是ST洲際、珀萊雅、凱賽生物、光華科技、寶豐能源、和順石油、準油股份、貝肯能源。 結尾: 綜上所述,化工行業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隨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實施,新材料領域將迎來歷史性的機遇,企業成長空間廣闊。同時,盡管市場存在一定的波動,但整體表現穩定,顯示出行業的韌性與潛力。 原文標題 : 行業報告 | 基礎化工行業周報:科技創新重要性凸顯,我國新材料企業成長空間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