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磷酸鐵鋰三季度出貨量環比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訂單已排到明年上半年。”安達科技高管11月13日表示。這是當前需求驅動鋰電行業景氣度攀升的一個縮影。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是鋰電行業四大關鍵材料。受新能源汽車、儲能需求激增、技術迭代及相關產業產能收縮等多因素影響,截至11月7日,電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鋰均價已達11.98萬元/噸,較9月15日的5.59萬元/噸累計上漲114.31%。目前,天賜材料、多氟多、天際股份、石大勝華等六氟磷酸鋰產能規模居前十位的企業幾乎全部滿產。一場由供需逆轉引發的產業鏈價值重估大戲正在上演。 據了解,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車用電池材料出現大爆發,但因產能增長滯后,六氟磷酸鋰與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先后上漲,其中六氟磷酸鋰噸價從數萬元飆升至近60萬元。此后隨著大量六氟磷酸鋰新建產能投產,供需關系發生逆轉,價格又快速回落,2024年初六氟磷酸鋰噸價跌至5.4萬元,跌幅超90%,行業迎來“洗牌期”。 然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市場,政策環境及下游需求增長對行業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2025年,中國繼續堅持“雙碳”戰略,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再加上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電池材料再迎漲價潮。 其中,10月28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推進煤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煤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納入“十五五”相關能源規劃。 1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立足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近日,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表示,截至9月底,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億千瓦,與“十三五”末相比增長超30倍,裝機規模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已躍居世界第一。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當前,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儲能產業爆發式增長等多重利好因素驅動下,電解液作為電池核心材料正迎來‘結束價格下跌趨勢,進入上行周期’的歷史性拐點,釋放出價格回升、技術升級等多重信號。”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表示,未來隨著eVTOL、人形機器人、電動船舶等新興場景興起,以及電池對能量密度、安全性要求的持續提升,市場將催生出“高倍率、輕量化”電解液的需求,行業技術附加值有望進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