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0日,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趙剛副教授、張寧寧博士聯合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劉開偉副研究員、德州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賈冉副教授在中國科學院材料科學一區Top期刊Nano Research Energy上發表題為“Hierarchical structure based on Fe, Mo co-doped Ni3S2 and NiFe LDH: Dual-anode boosting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的研究論文。
氫能作為一種綠色的二次能源,被視為實現“雙碳”目標和能源轉型的核心載體。在各類制氫技術中,因電解水制氫可以與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直接耦合,能穩定生產綠氫,被公認為最具發展前景的路徑。但在電解過程中,陽極的析氧反應(OER)的四電子轉移與尿素氧化反應(UOR)的六電子轉移均存在動力學緩慢問題,會顯著提高反應過電位,直接限制陰極析氫反應(HER)的效率。因此,需依賴電催化劑降低反應能壘,進而提升電解制氫的整體效率。目前工業領域中,貴金屬電催化劑仍占據重要應用地位,但傳統貴金屬催化劑存在儲量稀缺、成本高和催化劑功能單一的痛點。 通訊作者: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趙剛(Gang Zhao)副教授(德州學院兼職教授) 通訊單位: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德州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