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材料 > 行業動態 > 正文內容
我科學家提出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全新理論模型
文章來源:新能源網     更新時間:2025-04-03 11:27:18
科技日報合肥4月2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路軍嶺教授團隊與國內同行合作,創新性地將前線分子軌道理論引入單原子催化劑設計中。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兼具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單原子加氫催化劑,實現了前線分子軌道理論在多相催化中的實驗佐證與突破性應用。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

  單原子催化劑憑借其最大化的金屬原子利用率、量子化的電子結構及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多相催化、能源轉化、環境治理及生物醫學等領域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自中國科學家率先提出單原子催化概念以來,該領域已成為國際催化領域研究的前沿。

  然而,現有研究很少在電子軌道層面上對該兩組相互作用進行解析和設計催化劑,而是習慣性地把催化劑的活性/穩定性與實驗上測得的金屬原子價態進行關聯。目前,仍然缺乏一個能夠描述單原子催化劑活性和穩定性的統一理論模型。

  研究團隊在14種半導體載體表面構建了34種鈀單原子催化劑。他們通過調控載體種類與尺寸,實現了對載體最低未占分子軌道(LUMO)能級位置的精準調控,并利用紫外可見吸收譜和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測試,實現了對其LUMO能級位置的精準測量。他們利用高分辨電鏡確認了鈀原子的原子分散狀態。紅外和光電子能譜表征則發現隨氧化物尺寸的減小,鈀原子的價態逐步升高,與納米氧化物的電子相互作用逐步增強。

  研究發現,當氧化鋅、氧化鈷等載體尺寸降至納米級時,鈀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顯著提升20倍以上,并展現出更優異的穩定性。進一步研究發現,上述鈀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與其價態并無直接關系,而與實驗上測得的載體LUMO能級位置呈線性關系。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為高活性、高穩定性單原子催化劑設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理論模型,有望為人工智能高通量篩選催化劑奠定新的理論基礎,并大幅度加快高活性、高穩定性催化劑的開發,縮短其工業化應用進程。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郑州市| 兴隆县| 娄烦县| 晋江市| 郴州市| 延安市| 穆棱市| 玛曲县| 库伦旗| 陆良县| 武鸣县| 嫩江县| 翁源县| 铜川市| 淮南市| 南投市| 南康市| 潮州市| 都兰县| 曲阳县| 马鞍山市| 台东县| 广河县| 克什克腾旗| 六安市| 昌乐县| 新田县| 烟台市| 苏州市| 葫芦岛市| 于都县| 侯马市| 横山县| 天柱县| 虞城县| 云和县| 昌吉市| 内黄县| 怀来县|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