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能源》雜志報道,來自英國和新西蘭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膜技術,能夠有效利用濕度差捕獲二氧化碳(CO2)。這種直接空氣捕獲技術為實現氣候目標提供了極具前景的解決方案。
分離過程深刻影響著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們吃的食物、藥物,到汽車中的燃料或電池,人們使用的大多數產品都經過了多個分離過程。在邁向循環經濟的世界中,直接從空氣捕獲某種成分的分離技術將變得更加關鍵,被認為是“改變世界的化學分離技術”之一。但是,由于CO2在空氣中的濃度較低,約為0.04%,因此從空氣中分離CO2非常具有挑戰性。 研究人員表示,CO2分離困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濃度低導致與CO2發生化學反應的速度非常慢,二是CO2濃縮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此次,研究團隊通過新型膜技術解決了這兩個難題。他們測試了一種CO2滲透膜,并使膜具有不同的濕度。當膜輸出側的濕度較高時,膜自發地將CO2泵入輸出流中。這種膜能利用自然的濕度差異作為從空氣中泵出CO2的動力;同時,水的存在還加快了CO2通過膜的傳輸速度,解決了動力學難題。 借助X射線微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研究人員能夠精確地觀測到膜的結構細節,進而將這種膜與其他幾種先進膜的性能進行比較。此外,他們還在分子尺度上模擬膜中發生的過程,確定了膜內獨特的“載體”,這種載體可同時傳輸CO2和水。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展示了第一種能夠從空氣中捕獲CO2并提高其濃度的合成膜,并且無需熱量或壓力等傳統能量輸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