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劉曉雨 通訊員 孫敏 王倩 王瑩 濰坊報道
近日,走進濰坊市臨朐縣山旺鎮的濰坊金健鈦設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焊花飛濺,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專注地焊接一批即將交付的特材催化罐設備。這些直徑超過3米的“鋼鐵巨獸”,通過企業對焊接工藝的不斷創新和改進,使其在高溫高壓環境下依然保持穩定性能。作為山東省有色金屬特材裝備制造的龍頭企業,金健鈦業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已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為智能化裝備供應商。
濰坊金健鈦設備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鐘華告訴記者,“這臺是發往湖北的催化罐設備,主體材質是特殊材料ta10。目前,鈦材設備占到我們全部訂單的80%以上。1-7月份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5%以上,訂單比較充足。”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依托市級研發中心,濰坊金健鈦設備有限公司不僅配備了ANSYS等先進分析軟件,還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攻關,在鈦材焊接工藝、設備耐腐蝕性等領域取得多項突破。企業通過定制化設計與智能化生產,讓產品在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也為開拓海外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深挖國內市場的同時,我們積極開拓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公司將進一步提升裝備的自動化及智能化水平,延伸產業鏈,逐步由目前單一產品生產制造商向裝置模塊集成商轉變,將技術產品擴大到太陽能、海洋工程、清潔能源等領域,建成裝備高效、環保、節能的綠色、智能化工廠。”鐘華說。
在山旺鎮,以創新謀發展的企業并非個例,在濰坊貝能迪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激光切割系統在鋼板上刻畫出毫米級花紋。焊接機器人同步作業,焊縫熔深嚴格控制在毫米之間,配合12分鐘快速換色噴涂系統,實現環保生產。企業生產的金屬柵欄、樓梯扶手等產品遠銷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濰坊貝能迪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倩告訴記者,“2025年上半年,我公司共出口358個集裝箱,實現出口銷售收入66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上半年繳稅金36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0%。”
據了解,支撐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是持續突破的技術壁壘。公司研發團隊攻克了鋁合金護欄耐候性難題,通過納米涂層技術將戶外使用壽命延長至15年,較傳統工藝提升3倍。近年來,企業累計申報專利13項,涵蓋高強度合金配方、精密成型工藝等核心技術領域,形成從材料研發到產品制造的全流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公司目前在努力開拓新市場,著力創新藝術柵欄、扶手等主營產品種類。2025年下半年公司預計出口400個集裝箱,出口額預計7000萬元,全年預計納稅750萬元。總體來說,2025年公司整體發展態勢穩中有進。”陳倩說。
企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精準服務。今年以來,山旺鎮堅持以創新為引領,加快引導企業產業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新興產業加速崛起,通過“點對點”招商、項目落地服務等舉措,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2025年山旺鎮謀劃總投資40.72億元的縣級以上重點項目9個,先后赴北京、廣西、濟南等地開展6次招商,接洽澳洲等海外客商3次,成功推動5個過億元項目精準落地,中廣核效能提升項目成功申報省重大項目。
山旺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王大鵬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山旺鎮依托中小企業創業產業園,聚力打造東部先進制造業高地。今年1-7月,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生產總值10.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6億元,上繳稅金3120萬元,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