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萬物復蘇。在淄博市博山區,一場以“拼經濟、比貢獻、看成效”為主旋律的發展熱潮正蓬勃興起。3月1日,走進山東圣世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圣世達”)的生產廠區,記者見證了這個老工業基地上的企業如何在困境中重生,全力沖刺一季度良好開局。
![]() 山東圣世達的前身,是始建于1970年的淄博礦務局五二五廠,曾是國家許可的中型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然而,歲月流轉,時代變遷,曾經的輝煌迎來新的挑戰。2008年,國有股全部退出,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而到了2018年,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民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發布,企業的2條產線均被列為落后產能,處于淘汰范圍之內。一時間,山東圣世達被推至了被迫轉型的十字路口。
“然而,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生機。”山東圣世達企業綜合辦公室主任郭帥回憶,在市、區各級政府部門的幫助下,2020年3月,山東圣世達與深圳市金奧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資產重組,成為對方的控股子公司。這次重組,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更開啟了山東圣世達的嶄新篇章。
記者在生產廠區看到,工人們正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各種先進的生產設備。這些設備,都是近年來企業加大投入、推進智能化改造的成果。特別是2024年剛剛建成的混裝炸藥生產系統信息化建設項目,更是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智能化水平。
![]() “這個信息化建設項目,是我們企業在重組后的重要一步。”山東圣世達董事長梁金剛說,“通過智能化改造,企業的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產品質量也更加穩定可靠。現在,我們的電子雷管產能已經位居行業前列。”
在生產現場,記者目睹了電子雷管的生產過程。從原材料的配比、混合,到成品的檢測、包裝,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科技感。而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企業在技術研發和智能化改造上的持續投入。
除了智能化改造,山東圣世達在重組后還積極拓展市場,加大對外合作力度。2021年12月和2024年7月,企業先后投資1.54億元和0.29億元收購山東泰山民爆器材有限公司52.77%和27.91%的股權及相應債權,控股比例達到80.6818%。2022年3月,企業又投資7100萬元,收購山東銀光科技有限公司5000萬發雷管產能及相關資產。這一系列的收購動作,不僅擴大了企業的生產規模,更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 “重組之前,受行業政策及自身產能不足雙重影響,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梁金剛感慨地說,“如今通過重組和智能化改造,我們已經實現了企業做大、做強的目標。同時,還為員工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
隨著淄博市“拼經濟、比貢獻、看成效動員部署會”的召開,山東圣世達的全體員工備受鼓舞。他們紛紛表示,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投身到企業的生產和發展中去,為實現一季度良好開局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姜濤 通訊員劉亞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