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稱《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強調穩增長的要務之一是拓展市場需求,激發市場潛能。尤其強調促進供需提質,要組織石化化工產品供需對接活動,推動合成樹脂、涂料、輪胎等生產企業與建筑、汽車、船舶等下游用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高傳統領域供需適配性。圍繞新能源、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積極拓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等應用場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合成樹脂、橡膠及涂料行業企業在與下游用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高傳統領域供需適配性上已經做了不少工作,并已有了下一步的謀劃。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行業部部長張永表示,金發科技與汽車客戶的合作模式有三類。一是戰略合作模式,通過雙方決策層制定3到5年共同的發展目標,在提升國產化替代率、開拓海外市場、展開前瞻性研究等方面開展合作;二是項目定制化開發模式,針對具體的車型或者零件的子項目開發和量產要求,雙方技術團隊發揮各自優勢按照計劃推進項目;三是聯合創新模式,與客戶建立聯合實驗室,針對長期創新性和挑戰性技術難題,展開理論研究,尋求技術突破,實現產品迭代升級。
在拓展合成樹脂應用場景和提升產品競爭力方面,金發科技布局了綠色石化板塊,未來將聚焦高端化、綠色化、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在苯乙烯聚合物方面,針對電鍍、低氣味、高耐熱、低噪音等一系列特殊需求領域展開研發,避免行業單一的通用ABS樹脂價格競爭,換賽道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金發科技還加強原創性技術研究,開發低氣味、耐黃變、高性能等特種聚丙烯,滿足新能源汽車、高端家電、醫療健康等高價值領域的需求。
另外,對于《工作方案》提出的圍繞新能源、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積極拓展應用,金發科技也已進行布局。張永介紹說,在新能源領域,他們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提供了多項光伏材料創新解決方案;在低空經濟領域,其高性能尼龍和阻燃聚酯材料將在無人機領域實現量產應用;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通過開發增強、增韌、耐磨等改性技術,能夠為人形機器人的結構件、外殼等提供兼具強度、韌性與輕量化的解決方案。
對于橡膠行業而言,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和醫療健康三大領域是行業主要的增量市場,而汽車領域又是橡膠制品最大的市場,我國橡膠制品約80%用于汽車工業。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徐文英表示,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對輪胎的帶動作用尤為顯著,橡膠行業需要開發耐磨性強等與新能源汽車更加適配的輪胎,以及新能源汽車所需的其他橡膠配件。
徐文英表示,汽車工業是橡膠制品的核心應用領域,在下游市場拓展方面,橡膠行業需與汽車廠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攻關“卡脖子”難題。在技術研發上,輪胎要與汽車實現同步配套開發,汽車用的減震件、密封條等橡膠制品也需在新車型設計階段就同步介入研發,實現配套協同。
“航空航天和醫療健康領域也是橡膠行業的重要增量市場。此前我國C919飛機、植入式支架等使用的部分橡膠制品多依賴進口,我們要大力推進國產替代,推動硅橡膠等在醫療健康領域廣泛應用,將其培育成橡膠行業的重要增長點。另外,一些國家大型工程項目也會增加對橡膠產品的需求,橡膠制品要緊隨著國家戰略方向的調整進行升級。”徐文英強調,除了上述領域,橡膠軟管、輸油膠管等在小型運動裝備、芯片算力、儲能等新興領域也存在新的增長點,橡膠企業要改進產品性能和配方以滿足這些領域的適配性需求。
徐文英強調,目前橡膠行業整體呈現產能大于需求的不平衡狀態,傳統橡膠產品需求量減少,性能要求卻在提升。針對現狀,橡膠行業要建立多元化市場,在穩定國內市場的基礎上,拓展國際市場。一是保障產品質量,加大出口力度,開拓需求潛力較大的國家和地區市場。二是把握國際市場趨勢,通過市場多元化來破解行業“內卷”,實現行業良性發展。
《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將推動涂料等產品向低(無)VOCs含量、低光化學反應活性方向轉型,還強調謀劃減污降碳協同重大工程、打造標桿企業。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齊祥昭表示,這和國家“雙碳”等環保政策與戰略一脈相承。對涂料行業而言,這將進一步壓縮溶劑型涂料市場規模,水性、輻射固化、高固體分粉末等環境友好型涂料技術的研發、突破與落地將更加緊迫。
“為增強供需適配性,未來涂料行業將向高性能、環保化、功能化轉型,重點發展水性涂料、輻射固化涂料、高固體分涂料、粉末涂料等環境友好型產品。涂料企業還需加強科技創新,推進數字化轉型,探索新興領域應用,并優化供應鏈管理以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齊祥昭說。
齊祥昭強調,《工作方案》還提出要促進供需提質增效,這將對涂料行業產生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涂料企業需要由銷售產品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轉型,以高附加值服務模式實現差異化競爭。另一方面,新能源、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將推動動力電池防護涂料、半導體封裝涂料等特種涂料的研發,這對于涂料行業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