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人士表示,盡管整體潤滑劑市場的需求有所下降,但在嚴格的環境法規推動下,全球合成潤滑劑消費量正在上升。根據標普全球商品洞察的特種化學品更新計劃(SCUP)發布的合成潤滑劑報告,到2029年,合成潤滑劑市場預計將以每年2%至3%的速度增長。
2023年,全球合成潤滑劑基礎油市場達到150萬噸,價值70億美元。與傳統礦物潤滑劑不同,合成潤滑劑由化學合成的基礎油和添加劑配制而成,具有優異的物理和化學性能。2023年,合成潤滑劑基礎油僅占全球潤滑劑基礎油消費量的4%左右,主要是由于其成本高昂。3種最常用的合成潤滑劑基礎油類型分別是聚α-烯烴(PAO)、酯類和聚亞烷基二醇(PAG),共占整個合成潤滑劑市場的87%。
2023年,合成潤滑劑基礎油的主要應用領域是汽車和工業部門。在汽車應用中,使用PAO等合成潤滑劑作為發動機機油可以顯著提高燃油效率,延長發動機壽命,最終減少碳排放。但目前,各國政府、環境監管機構和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正在努力提高新法規中的排放標準,以應對全球變暖和環境污染。提高發動機機油中的合成潤滑劑含量已成為實現這些目標的一種有前景的策略。
與此同時,發動機油市場還受到電動汽車(EV)快速增長的挑戰,電動汽車使用的潤滑劑比內燃機汽車少得多。在中國、歐洲和美國等地區政府的支持下,電動汽車因其可大幅減少汽車碳排放而得到推廣。根據標普全球汽車的數據,2023年,電動汽車產量約占汽車產量的12%,預計到2029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34%。
發動機油市場的萎縮將減少PAO的消費量,但合成潤滑劑制造商仍然可以在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領域找到機會。PAO因其優越的性能而被認為是極低黏度電動汽車變速箱油的首選材料,特別是在高性能汽車中。許多合成潤滑劑制造商正在積極為電動汽車設計潤滑劑,但開發周期需要大量時間進行資格認證,因為電動汽車中潤滑劑的工作條件不同于傳統燃油發動機,需要仔細考慮和平衡電導率、熱兼容性和極壓耐受性等因素。
另一方面,冷凍油是冰箱和空調中使用的潤滑劑,必須與制冷劑保持化學相容。自1987年以來,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規定,在這些應用中,常用的制冷劑,如氯氟烴(CFCs)和氫氯氟烴(HCFCs),由于其消耗臭氧層的作用,已被氫氟碳化合物(HFCs)所取代。由于這種制冷劑轉變導致多元醇酯等合成潤滑劑完全取代了以前使用的礦物型冷凍油。然而,由于HFCs對全球變暖有重大影響,包括北美、歐洲、中國大陸和日本等許多地區也在逐步淘汰HFCs,轉而使用氫氟烯烴,預計其他地區也將很快跟進。這一轉變可能會再次重塑冷凍油應用方面的合成劑市場。
目前,北美和歐洲是合成潤滑劑市場的關鍵參與者,既是生產商,也是消費者,超過90%的PAO產能就集中在這兩個地區。中國是全球第三大合成潤滑劑市場,中國國Ⅵ排放新規正在推動汽車行業轉向更高質量的潤滑劑,從而提振了對合成基礎油的需求。
然而,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也在使整體潤滑劑市場增速放緩,預計到2029年該市場增速僅為每年2.5%至3.0%。在其他東亞地區,汽車電動化的積極性較低,市場也相對成熟,因此預計不會出現合成潤滑劑市場的重大變化。與此同時,在大量外部投資的推動下,南亞和東南亞正在經歷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合成潤滑劑消費增速達到每年3%至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