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美國石油日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萬桶,達到約1340萬桶。美國大量擴產石油,尤其是頁巖油,其目標自然是平衡油價,以平抑美國和歐洲的通脹。然而,筆者觀察到一些市場人士的論調,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放任美國擴產原油作為擴大全球石油需求的手段。如果美國的石油產量繼續持平甚至下降,OPEC或許可以在保持高油價的同時開始放松其生產配額,從而搶占市場。筆者分析認為,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
首先,美國石油產量已經接近峰值。自去年夏末以來,美國石油產量基本上只是微增,幾近停滯。2023年8月,美國原油日產量為1300萬桶。到2023年年底,這一數字逐漸上升至1330萬桶,但此后又回落至1310萬桶。除非未來兩個月石油產量激增,否則到8月份,美國的石油產量將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未來幾年,這一數字很可能只能維持平穩,不太可能再次迅猛增長。
其次,從歷史上看,OPEC就有通過有序減產得利的經驗,反而是進行價格戰時損失慘重。2014年11月,OPEC宣布將捍衛因非OPEC國家產量增加而失去的市場份額。當時,一些OPEC成員國表示,OPEC增加產量將導致油價下跌,并將使許多邊際頁巖油生產商破產,從而奪回OPEC的市場份額。但實際情況并不盡如人意,雖然油價出現暴跌,并導致一些頁巖油生產商倒閉,但這一策略同時讓OPEC損失了至少1萬億美元的收入,而且大多數頁巖油生產商堅持生存下來了,OPEC的市場份額并沒有奪回多少。
2016年年底,OPEC放棄了這一戰略,重新開始減產以提振價格,這一策略斷斷續續延續至今。自2016年以來,美國石油產量又增加了400萬桶/日,迫使OPEC保持減產模式以捍衛價格。在最近一次會議上,OPEC將減產延長至明年,但宣布計劃從2024年10月開始放松減產。他們是否會將減產策略堅持到底,顯然將取決于市場的供需動態。OPEC目前的策略似乎是將產量保持在能夠支撐油價在80至100美元/桶的水平。如果OPEC能夠堅持到美國頁巖油產量達到頂峰并開始下降,OPEC的戰略可能最終會取得成效,重獲美國頁巖油擠占的部分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