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下旬以來,國內苯酐市場震蕩轉弱,價格也開始自高位回落。尤其進入本周,原料面暫無良好提振,而需求面表現低迷成為市場主導,價格不斷走低。截止5月26日,華東鄰法商談參考6300-6350元/噸自提,北方萘法參考6100元/噸自提,價格較5月中旬高點下跌500元/噸。
從下游增塑劑來看,上周國內DOP行業開工水平降至50%左右。目前愛敬寧波繼續停車,齊魯增塑劑一套小裝置轉產,行業整體開工偏低。由于辛醇價格高位且漲跌頻繁,DOP工廠成本壓力大,終端亦對高價難接受,價格難往下傳導,DOP工廠腹背受敵,承壓嚴重。下游不飽和樹脂綜合開工目前暫時保持平穩,行業開工率在42%附近水平。下游剛需為主,由于受價格高位影響,新訂單有所減少,開工存回落預期。因此,苯酐下游工廠多消化前期訂單,新采購不積極。
此外,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這是繼5月12日提出有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連帶影響后,大宗商品議題再次出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受消息面影響,大宗化工品期現貨開始回落,市場心態轉空,原料相關產品行情支撐不足,貿易商也減少市場參與度,觀望后期走勢。
同時,前期苯酐火熱的出口行情也因印度疫情失控而轉淡,因此市場銷售壓力全部轉向國內。而從國內訂單來看,前期雖然充足,也有超賣情況,但至5月底工廠急需新訂單補充,此時終端需求面臨高成本壓力,且部分地區環保督察進行中,實際開工不佳;另外從時間上來看,終端將逐漸進入淡季的季節,抑制市場積極性,場內觀望氣氛濃厚,新單跟進不足。
因此,失去需求面的主要支撐,而上游亦無有效提振,市場弱勢僵持局面或將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