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份,基礎油市場潮落潮起。受原油走高支撐及春季需求啟動支撐,基礎油在2月中旬之后一改頹勢迅速上調。截至目前,國內基礎油150N(未含稅)均價6220元/噸,較1月初上調1190元/噸,環比走高23.66%。 一月份以來,國內基礎油市場整體呈現初期疲軟后期發力的局面。春節前,國內基礎油市場備貨積極性有限,原油上漲對基礎油提振不足,煉廠為減輕庫存壓力,適度讓利出貨。春節期間原油市場持續快速發力,且經過一個多月的市場蓄力,基礎油迎來快速上漲走勢。截至目前,國內基礎油150N(未含稅)均價6220元/噸,較1月初上調1190元/噸,上漲幅度23.66%。
原油持續發力,上半年或震蕩上行
1月份原油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偏強震蕩走勢,兩油紛紛站穩50美元/桶上方。在市場關注的減產協議過程中,疫情不斷加劇導致封鎖地區擴大,油價承壓調整為主。2月油價高位震蕩后繼續走高,兩油站穩60美元/桶關口。3月份,減產延長協議達成,減產延長至4月,油價的底部支撐將會繼續走高。基于原油供應端減產,美國能源信息署、投資銀行高盛、標準普爾普氏平臺等多方看好原油上半年上漲行情。
原油走勢對國內基礎油走勢引導作用較強,加之春季需求逐步啟動,基礎油在2月中旬之后一改頹勢迅速上調。
中低粘產品供應充足,高粘產品供應緊張
從中低粘度產品供應情況來看,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2月份國內主流煉廠基礎油產量在54.05萬噸,環比下跌2.40%,主要受春節假期市場交易放緩干擾。從目前裝置運行情況來看,盤錦宏業計劃3月末恢復開工;濟南煉廠2月中旬至4月檢修;黃河新材料3月中旬檢修至月底。因檢修企業較2月有所增加,預估3月份國內基礎油產量或較2月小幅回落,供應端整體變化不大。
從高粘度產品供應情況來看,由于國內基礎油煉廠高粘度產品產量有限,所以一定程度上需依賴進口補充,主要進口來源為臺塑、韓國GS、SK、雙龍、新加坡殼牌等。受貨源緊張以及外盤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目前國內進口基礎油缺貨現象嚴重,進口商船期補充不足,市場流通資源不斷減少。據監測,3月份到港船期目前十分有限,且均為臺塑二類資源,高粘度產品供應緊張局面將持續。
從進口商利潤情況來看,由于國內進口油價格漲勢強勁,自2020年11月份開始,進口商理論利潤值開始扭虧為盈,并于12月份達到峰值1085元/噸。2021年1月下旬開始,外盤價格加速上行,進口油理論盈利空間稍有收窄,但整體仍居于高位。據測算,截至2021年3月,進口150N理論盈利空間在915元/噸,1-3月,理論盈利空間均值在918元/噸。
經濟保持擴張態勢,潤滑油消費穩步恢復
2021年1-2月,中國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穩定恢復的態勢。春節過后,投資項目開復工率、施工企業開工率均高于往年,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12個月在榮枯線之上,表明經濟保持擴張態勢。此外,消費市場總體活躍,消費需求穩步恢復汽車產業延續了較好的發展態勢。在此背景下,作為行業的萬能油,潤滑油需求穩步恢復。
春節過后,潤滑油迎來漲價潮。3月以來,以美孚、嘉實多、殼牌、長城、昆侖為代表的主流潤滑油品牌相繼發布漲價通知,且部分企業實現二連漲、三連漲等。據潤滑油經銷商反饋,潤滑油調價后,終端潤滑油銷售價較去年上調500元/桶-800元/桶,市場剛性需求為主,整體消費需求較去年略有增加。
3月份為傳統的用油旺季,據近日市場反饋,自中旬開始基礎油需求略有轉淡跡象。目前煉廠庫存不高,需求雖有小幅變化,但旺季換油將持續至4月中旬,因此在淡季到來之前,基礎油市場成交表現尚可。基礎油市場成交價格將高位持穩,部分低粘度資源或窄幅下調。
原油后市上漲預期濃厚,預計,整個3月份,國內基礎油市場整體高位運轉,低粘度資源供應充裕,在需求略有轉淡的沖擊下,低粘度基礎油或迎來小幅下調。高粘度資源產量低,國內煉廠庫存低位,需求表現良好情況下,高粘度資源仍有上漲空間。
進口油方面,韓國SK、GS及泰國IRPC煉廠計劃于3-4月檢修,臺塑集團計劃于7-8月檢修,進口油供應緊張局面短期內或難有明顯緩解,加之亞洲其他區域的需求支撐,進口油價格易漲難跌,短期內仍維持高位震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