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醇市場破位下行后,曾在2月下旬出現過一輪小幅反彈。但好景不長,隨著新增產能釋放,加之需求沒有實質性回升,進入3月份后二甘醇市場止漲,重新步入下行通道。 貨源逐漸增加 山東瑞陽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明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節后二甘醇市場大幅下滑,價格日下跌615元(噸價,下同),此后市場繼續破位下行,深探至4200元左右。2月下旬,二甘醇市場觸底反彈,價格上漲200多元,但持續時間不長,3月市場又開始下行,價格從4430元下跌至目前的4120元。 業內人士認為,二甘醇后市難言樂觀。因乙二醇與二甘醇出自同一生產裝置,石油制乙二醇開工負荷在69.21%附近,加之近期檢修裝置甚少,因此供應面難有利好。不僅如此,燕山石化10萬噸/年裝置目前處于停車階段,計劃3月份重啟;恒力石化90萬噸/年裝置目前負荷八成,2線90萬噸/年裝置開工負荷四五成。 分析師賈曉京表示,隨著新產能逐步釋放,后期市場每月將增加2萬噸二甘醇貨源。在需求無大幅放量的情況下,原有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二甘醇市場弱勢運行成定局。 更令二甘醇市場雪上加霜的還有高企的庫存。春節前一周,國內二甘醇庫存創出歷史最低水平,但疫情持續影響下,交通管制加之供需銜接不暢,導致二甘醇庫存增量明顯。截至目前,雖然到港船貨量有所減少,但港口庫存依然窄幅上行,總量達到6.41萬噸,比2月末增加0.5萬噸,加大了國內二甘醇的市場壓力。 上游持續受挫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雖然取得局部性進展,但全球范圍內的疫情仍將大概率持續一段時間。全球避險情緒逐漸升溫,原油價格在需求拖累下大幅走跌,成本支撐減弱帶動國內二甘醇市場震蕩回落。”王春明分析說。 從化工市場導向標原油來看,歐佩克及其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減產同盟國在維也納舉行的談判未能達成協議,俄羅斯反對歐佩克提出的大幅減產以穩定油價的提議。隨后上周六沙特開始增產降價促銷,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暴跌。 據了解,布倫特原油在3月6日暴跌10%后,3月9日再次暴跌31%,后雖跌幅收窄但仍跌逾20%。期貨亦遭受最激烈的拋售,亞洲交易時段開盤后短短幾秒鐘內下跌31%,創下1991年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價格最低觸及31.02美元/桶。 從二甘醇原料石腦油市場看,國外迅速蔓延的疫情打壓全球經濟,進而影響石化產品的需求。 分析師桑瀟表示,疫情暴發后,下游企業停減產較多,國內石化產品的需求減少,亞洲石腦油裂解裝置正準備降低加工量。另外,3月份中國臺灣、日本和馬來西亞的裂解裝置維修,預計將對石腦油需求造成嚴重打擊。 可以預見,近期石腦油市場或低位運行,對二甘醇難以帶來成本支撐。 需求恢復緩慢 前期,二甘醇下游不飽和樹脂市場受疫情影響,基本處于交投兩淡的狀態。進入3月份,不飽和樹脂生產企業開工率有所改善,但整體負荷不高,難給二甘醇市場帶來有力支撐。 賈曉京表示,目前國內大多基建項目尚未啟動,汽車行業、玻璃鋼及人造石企業生產受阻,各地樹脂企業出貨不暢,對原料二甘醇采購積極性不高。 此外,不飽和樹脂主力原料市場整體偏弱運行。目前苯乙烯、苯酐、順酐等產品市場雖已弱勢企穩,但大部分原料價格仍在去年的低點以下,成本面減弱給不飽和樹脂市場帶來下行壓力。 “在國內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不飽和樹脂部分廠家開始下調報價。短期來看,利空因素仍占主導,不飽和樹脂難逃走跌行情,對二甘醇市場不能形成有力的托舉。”賈曉京分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