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芝商所發布研究報告表示,亞洲煤炭市場中買家和賣家的多樣化,讓該地區成為價格發現的重要地點。并且隨著亞洲實體煤炭市場的不斷發展,該地區對風險管理的需求也在逐漸增長。發電廠、煤礦和貿易商利用煤炭衍生品來保護自己的盈利空間免遭價格變動的影響,目前世界各地的煤炭生產商和出口商都緊盯著印度、中國和日本的需求。 芝商所能源研究及產品開發部董事總經理Owain Johnson表示,亞洲的煤炭價格風險管理,傳統上落后于歐洲,在競爭環境中運營的亞洲電力公司也為數不多。它們通常能將燃料成本的上漲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對風險管理的需求也不高。但情況正在逐漸改變。日本等亞洲國家出臺了電力行業的自由化措施。而中國等國家的發電廠,為保持工業競爭力,也找到了用對沖來降低燃料費用的動力。
事實上,煤炭市場的價格基準,傳統上一直是在西北歐洲進口市場或南非和澳大利亞出口地點定下的。不過,隨著亞洲的重要性日益顯著,新的基準正在崛起。芝商所根據Argus/Coalindo為印尼出口次煙煤提供的基準,于2018年底推出了印尼煤炭期貨。自上市以來,該合約成交量接近200萬噸,持倉量也保持著增長態勢。
Owain Johnson表示,印尼煤炭期貨仍處于起步階段,不過這種地區性的基準,也許更能代表煤炭市場未來的方向。隨著北半球形勢放緩,亞洲需求不斷增長,煤炭市場正在東移,市場正在經歷貿易格局的重大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