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參與國將如何調整限產協議。如果能夠將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納入限產名單,則將鞏固限產協議對于油價的底部支撐作用。 今年四季度前,油價能夠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來自于限產和美國產量變化的輪動機制停擺問題。美國產量增長停滯,同時限產協議維持施行、美國對伊制裁,供應缺口預期在短期內快速爆發推高油價。 美國產量重拾增長態勢 產區外輸管線瓶頸問題導致早前Midland-Cushing兩地價差擴大至-17美元/桶,也抑制了產區的生產增長,同時促使公司加速管道擴容和新管道建設進度。隨著Sunrise的擴容為從Permian到Cushing增加9萬桶/天管道容量,兩地價差縮窄至-5美元/桶水平,而明年一季度該管道運輸能力將達到36萬—50萬桶/天。雖然管道運能的完全緩解尚需等待明年下半年,但是伴隨著早前遠期結構走平和油價回升,美國原油生產壓力已然有所緩解并重拾增長態勢。 宏觀面因素影響撲朔迷離 沙特作為OPEC的最大產油國,對于限產協議走向有著重要作用,而政治因素影響上升正加大12月6日限產協議走向的不確定性。不過,考慮到當前油價已經回落至50美元/桶水平,對于頁巖油增長的抑制作用即將顯現,對于OPEC+各國壓力凸顯。筆者認為,當前油價水平下,來自美國端的壓力將略有放松,同時,產油國必須面對一旦在當前情形下放棄限產,油價將遭受巨大打擊,或再度下滑至40美元/桶。故而12月6日會議達成限產協議延長仍是大概率事件。 更大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于限產參與國將如何進行配額調整。而在美國產量增長預期下,相較于當前的產量水平,OPEC+需要將產量較當前回落100萬桶/天以上方能再次有效地平衡市場。不過,由于伊朗和委內瑞拉產量下滑的不確定性,此次會議或難以形成類似于2016年底的詳細限產配額,對于兩國之外的產油國產量限制以及能否原為豁免國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納入限產名單成為關鍵。總體而言,此次會議大概率達成協議延長,但具體協議能否有效逆轉過剩則需要等待細節公布。 配額調整不確定性仍大 綜上所述,12月6日的OPEC會議能夠達成限產協議的延長是大概率事件。但倘若OPEC+仍舊維持原有配額并強調100%執行率,則在明年旺季到來之前全球將仍處于過剩之中,油價將面臨新一輪的壓力。故而主要矛盾集中于參與國將如何調整限產協議。我們認為,不論最終調整方式如何,如果能夠將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納入限產名單,并且將產量較當前水平形成約100萬桶/天以上的回落目標,則將鞏固限產協議對于油價的底部支撐作用。如果最終結果停留在維持原有限產協議,僅僅依靠伊朗和委內瑞拉的供應缺口,并不對各國產量進行新的約束,則經歷了今年的供應缺口填補以及擁有豁免權帶來的產量回歸時間窗口背景下,將會向市場傳遞參與國不作為信號,油價將經歷新一輪下行直到體現于限制美國產量增長或產油國被迫再度采取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