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月,在天然氣制甲醇裝置停車以及冬季甲醇能源需求屬性釋放背景下,甲醇市場供應緊張,現貨市場多個地區邁上3000元/噸整數大關,甲醇期貨也在1月初上漲至3040元/噸的近幾年高位。不過,隨著國內外甲醇供應緩慢增加,終端需求進入季節性淡季,甲醇供應緊張局面大幅緩解,西北內陸甲醇工廠大幅降價甩貨去庫存,甲醇價格跌至階段性低點。但隨著后期供需格局逐步改善,甲醇期貨有望演繹筑底反彈行情。 煤炭、原油價格維持高位 春節前,嚴寒天氣導致電煤消耗水平處在高位,大型電廠的原料煤庫存降至歷史低位,煤炭價格大幅上漲,之后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要求“保供應”以及天氣回暖和工業生產用電需求回落背景下,動力煤供應緊張情況有所緩解,煤炭價格高位回落。節后港口庫存有所累積,貿易商積極甩貨降庫存,但鑒于今年國家主要經濟工作目標仍是推進供給側改革降低國有企業負債,預計煤炭市場在供給側改革以及中國經濟韌性加強,對應電煤消耗水平偏強的背景下,本輪煤炭價格回落空間較為有限,仍將維持在600元/噸的相對高位。 從原油市場來看,油價前期大幅攀升至70美元/桶高位刺激了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幅飆升,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原油產量達到1036.9萬桶/日,周環比增產8.6萬桶,再創歷史新高。而美國原油需求已經觸及季節性底部,精煉廠產能利用率提升0.2個百分點至88%,高于去年同期以及五年均值水平,說明當前美國經濟復蘇良好,原油的消耗水平處在歷史同期高位,后期隨著天氣轉暖,預計美國原油消費量將逐步季節性回升。總體來看,美國原油產量連續創出歷史新高對油價有一定壓制作用。 但另一方面, 2月 OPEC月報顯示該組織1月原油產量環比減少0.8萬桶/日至3230.2萬桶/日,OPEC參與減產的國家減產執行率達到107%,經合組織石油庫存已下降至28.88億桶,僅高于五年均值0.6億桶,說明隨著OPEC與非OPEC產油國的努力以及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的消費增長,全球范圍內的原油庫存已經回落至五年均值水平。油價遠期貼水說明現貨供應相對緊缺,加之不利于后期全球范圍原油產量增加的預期,預計油價在1月底遇阻回落后下行空間相對有限,價格也有望維持在60—70美元/桶的相對高位。而煤炭以及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將給予甲醇以及終端產成品以較強的成本支撐。 國內供應穩中下滑概率偏大 節前,內陸甲醇市場經歷了一波大幅降價甩貨去庫存操作,內陸工廠主流出廠價格由3000元/噸上方大幅回落至2000—2450元/噸水平,甲醇生產利潤也由1000—1200元/噸的高位回落至目前的0—200元/噸水平。隨著生產利潤回落以及部分甲醇裝置進入春季檢修期和天然氣制甲醇裝置復工的交替影響,國內甲醇裝置開工率高位振蕩,截至3月上旬,國內甲醇整體裝置開工負荷為71.28%,環比上漲2.18個百分點;西北地區開工率為80.13%,環比下跌0.52個百分點。據我們測算,2017年年底因天然氣和焦爐氣原料受限造成的甲醇產能損失為630萬噸/年,大于2016年同期510萬噸/年的損失產能。3月初,西南西北天然氣制甲醇裝置相繼復產,早于往年10—15天;焦爐氣制甲醇裝置受制于焦企限產影響尚未完全恢復,檢修限產周期明顯大于往年。疊加煤制甲醇裝置存在春季檢修計劃, 綜合來看,3—4月煤制甲醇裝置的陸續檢修以及焦爐氣和天然氣制甲醇裝置的復產導致國內甲醇供應穩中下滑的概率偏大。 后期進口量料高位回落 甲醇進口盈虧以及價格漲跌對進口量有前瞻性指引,自去年11月甲醇價格大漲以來,對應甲醇進口利潤大幅回升,這刺激11月我國甲醇進口量回升至83萬噸高位水平;12月部分外圍裝置運行不穩以及中國港口封航導致船貨分流至印度市場,12月我國進口量大幅回落至51萬噸。今年1月,我國甲醇進口量再度回升至79.7萬噸。截至3月初,外圍甲醇價格較1月初高點下跌47美元/噸至373美元/噸CFR中國,外加人民幣匯率結束單邊升值走勢,同期甲醇內外盤價差也由300—400元/噸的正掛大幅縮水至目前的倒掛150元/噸,這將打擊甲醇進口商的進口積極性。另一方面,從外圍甲醇裝置檢修進度來看,3—4月中東、美洲地區將有近500萬噸甲醇裝置計劃檢修,而伊朗以及北美新建甲醇裝置至少要到下半年才能投產,并對我國形成有效供應,預計3—4月我國甲醇進口量將穩中回落至65萬—70萬噸水平。 終端下游利潤比較豐厚 元旦過后,國內甲醇價格沖高回落,傳統下游生產需求進入季節性淡季,終端產成品價格跌幅明顯小于甲醇市場,傳統下游生產利潤大幅改善,目前甲醛和二甲醚生產利潤在50—300元/噸,生產運行最為穩定的醋酸生產利潤高達2000元/噸。從新興下游MTO企業來看,雖然下游塑料和PP價格高位弱勢運行,但前期原料甲醇價格跌幅較大,MTO企業的生產虧損得以大幅緩解,截至3月初,華東MTO企業生產利潤由前期虧損2000元/噸大幅回升至目前盈利500—600元/噸。 從下游開工的季節性規律而言,我國甲醇傳統下游企業處在季節性淡旺季轉換期,3月15日后,二甲醚市場將逐步啟動,甲醛市場需求仍有較大的回升空間,醋酸市場將進入傳統旺季,截至3月初,甲醇傳統下游加權開工率較春節期間低位已回升8個百分點至43.89%,預計甲醇傳統下游的加權開工率將季節性回升至5月底,對應傳統下游需求有保障。MTO企業開工率較春節期間低點回升11個百分點至83%的相對高位。目前市場預期4—5月寧波富德、斯爾邦石化以及南京惠生等港口MTO工廠停車檢修會對甲醇市場需求造成較大的利空,但從目前MTO企業的綜合加工利潤來看,港口MTO工廠檢修計劃將大概率推遲,或者在檢修之前加大負荷生產以彌補檢修導致的高利潤產成品缺口,因此甲醇市場需求有望在3—4月回升。 華東港口庫存連續下降 進入2月天氣對物流的影響減弱,長江航道疏通,但2月中旬春節放假導致進口船貨以及內陸套利貨源到港數量有限;春節后甲醇進口到港量低于預期,加之終端需求在利潤驅使下快速恢復,港口庫存連續兩周下滑。截至3月8日當周,江蘇地區甲醇庫存在29.08萬噸(不加連云港地區庫存),周環比減少5.27萬噸,降幅在15.34%。浙江地區庫存在23.32萬噸,周環比下滑0.38萬噸。華南地區甲醇庫存在11.80萬噸,周環比增加1.9萬噸。華東華南港口總庫存水平為64.2萬噸,大幅低于節前的72萬噸以及去年同期的近90萬噸水平。 截至3月9日當周,甲醇期現貨市場價格下跌到階段性低位,其中為刺激出貨,內陸廠家將出貨價大幅壓低至2000—2400元/噸一線,低于華東主港2730元/噸附近價格。伴隨著節后運費的逐步下移,目前華東港口與內陸的價差可覆蓋區間物流成本,且有一定套利收益,預計內陸低價出貨會十分順暢,外加內地煤制甲醇工廠的春季檢修預期,預計西北內陸工廠2000元/噸的成本價尚難有效跌破。而甲醇期貨1805合約在2700元/噸一線振蕩,相對河南、河北、山東、內蒙古等非基準地換算到期貨盤面的價格相對高估。期價相對內陸貨源升水有利于金融套利需求的釋放,可固化節日期間內陸市場多余出來的貨源,并減少對現貨市場的沖擊。 總體來看,甲醇市場在經歷春節前后的累庫以及工廠低價甩貨操作后,目前現貨市場價格跌至階段性低點。隨著國內甲醇裝置春季檢修以及進口貨源高位回落,甲醇供應端壓力最大時期已過,在終端需求即將迎來季節性旺季的背景下,甲醇期貨有望演繹筑底反彈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