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期貨價格自1月9日見頂之后出現大幅回落。技術上看,不但跌破了前期支撐線,更是跌破了60日均線,技術層面也開始轉弱。 節前備貨臨近尾聲 今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晚,消費淡季也因此推遲。這種情況下,甲醇需求相對堅挺,從而對價格形成有效支撐。不僅如此,由于近期聚烯烴價格大幅上漲,煤制烯烴裝置的利潤改善,開工負荷提升,新投產裝置也基本兌現預期,正按原計劃投產。短期來看,聚烯烴的生產利潤好轉,開工負荷處于高位,甲醇需求旺盛。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淡季到來,加之節前備貨高峰期就要結束,后期聚烯烴需求勢必走弱。 傳統需求方面,甲醛進入消費淡季,其他領域的需求也相對萎靡,采購上剛需為主,未出現大規模囤貨現象。 綜合來看,短期內甲醇需求仍有保障,但中長期大概率下滑,需求端對甲醇價格的支撐作用逐漸減弱。 市場進入累庫周期 市場進入累庫周期去年四季度以來,受原料供應緊張和環保巡察嚴格等因素的影響,天然氣制甲醇和焦爐氣制甲醇的生產受限,裝置開工負荷大幅下滑,甲醇供應隨之減少。但是,近期,部分焦爐氣裝置已經重啟,甲醇開工負荷也恢復到58.27%,供應短缺問題得到緩解。不僅如此,由于利潤豐厚,甲醇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高漲,待春節之后原料供應問題解除,甲醇生產企業的開工負荷勢必進一步提升,供應充裕對盤面的壓制作用也將顯現。 隨著供需格局的改變,甲醇市場進入累庫周期。港口庫存方面,截至1月19日,甲醇庫存為35.28萬噸,較去年12月中旬的低點增加3.75萬噸,增幅為11.89%.其中,華東地區庫存為28.6萬噸,較低點增加1.84萬噸,增幅為6.88%;華南地區庫存為6.68萬噸,較低點增加1.91萬噸,增幅為40.04%.內陸庫存方面,截至1月10日,甲醇社會庫存為15.1萬噸,較去年11月的低點增加7.87萬噸,增幅達到108.85%. 此外,前期,北方地區的大雪天氣導致甲醇運輸受阻,而隨著天氣的好轉,運輸變得通暢,跨地域的甲醇貿易重新開啟。 后市預測 聚烯烴利潤豐厚,裝置開工負荷較高,一定程度上提振甲醇需求。但是,下游消費淡季即將到來,并且隨著氣頭裝置的重新復產,甲醇供應逐漸恢復,由此引發的是甲醇累庫周期的開啟。基于上述判斷,甲醇技術上的向下破位是有效的,價格頂部已經形成,后期的操作以空頭思路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