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廣東建成全球首套20萬噸/年塑料回收工廠。全球首套20萬噸/年混合廢塑料深度裂解工業化裝置于7月11日在粵東揭陽市成功投料試車,推動化工行業綠色發展。
揭陽市委副書記王勝發表示,該項目采用了全球首創的化學回收工藝技術和一體化裝備。"通過深度催化裂解,低值混合廢塑料'一步法'直接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將有效解決塑料污染問題,實現高值化循環利用。"王勝發在周五下午于這座廣東沿海城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隨著該項目未來數年的推廣應用,有望助力緩解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為全球綠色循環經濟發展貢獻廣東智慧和中國方案。" 試車成功是揭陽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不僅優化了營商環境,更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這將為我市后續推進更多重大關鍵項目實施積累寶貴經驗。"他補充道。王勝發表示,市政府將繼續全力支持和服務項目二期、三期建設,最終實現年處理利用廢塑料超300萬噸。市政府已規劃將揭陽打造成為全球首個塑料化學循環產業基地的宏偉藍圖。 王勝發承諾,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和服務全球企業。廣東東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新功指出,該項目的核心創新在于開創性實現廢塑料"一步法"化學循環。與現行"先分類溶解再加工成化工原料"的兩步法工藝不同,該技術無需對各類低值混合廢塑料進行復雜分選,"可直接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大幅降低塑料分揀成本,產品收率超92%。"在環保方面,該技術具有創新驅動、質效優先、綠色低碳、可持續等特點。" 先進循環利用技術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展現了我國在環保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將促進資源循環利用,還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