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稅摩擦升級、輪胎企業出海面臨挑戰的當下,輪胎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美貿易戰升級對于中國輪胎企業對外貿易而言風險是可控的。輪胎企業要樹立信心,積極有為應對挑戰,加強科技創新,拓展全球視野,積極探索多元發展路徑,實現合作共贏。”4月25日在江蘇興化召開的2025全國輪胎行業會員大會暨興達生態創新發展論壇上,業內專家及學者共商破局之道,凝聚發展共識。 美國加征關稅對輪胎企業影響如何是與會代表最關心的話題。“2024年輪胎行業整體出口額為1430億元,其中向美國出口額為56.5億美元,占比僅為4.2%,利潤約3億元。而去年我國輪胎行業利潤額達400億元,因此對美輪胎貿易波動對于我國輪胎行業發展實際影響有限,大家不必如此‘談稅色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徐文英指出,過去七八年,中國企業成功在其他國家建廠,只要美國不在全球范圍內加征關稅,中國輪胎還是有出口美國的可能性。 自關稅危機以來,降價出售成為輪胎行業公認“好走的路”。對此,徐文英呼吁企業要將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進行公平競爭,這樣行業才能向好發展。徐文英透露,協會正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力求在減稅降費、向企業發放補貼、增加消費補貼等方面為企業發展助力。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高級副會長、輪胎分會理事長,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指出,當前輪胎行業正處于機遇與挑戰疊加的關鍵時期,呈現頭部領跑、尾部掙扎的二元格局。行業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構建全鏈條低碳生態、數實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升級、打造智慧交通“神經末梢”三條鏈路為抓手進行破局,并倡議全行業構建四大合作體——價值鏈合作體、技術攻堅合作體、綠色金融合作體、國際協作合作體。 沈金榮強調,輪胎企業要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做好“比較優勢”與“分工合作”,做好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推動產業向價值鏈延展;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擁抱全球化,加強區域合作;注重場景化創新,針對沙漠、高寒等極端場景設計所需特種輪胎,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 江蘇省興化市委書記陳鋒劍介紹說,興化市深入實施創新戰略,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強產業合作,助力輪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興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錦蘭則呼吁業內匯聚上下游發展動力,凝聚產業鏈發展共識,發展新質生產力,攜手迎接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