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美科技8月26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中報顯示,其營業收入6.23億元,同比增長63.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168.04%。
潔美科技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主要是因為下游筆記本電腦、醫療電子設備都在增加,導致元器件需求增加。”公司董秘張君剛表示。同時公司加快開拓離型膜新業務,國產替代或成公司業績新增點。
離型膜可用于新能源應用和光電顯示領域,是公司未來重要的業績增長點。上半年離型膜業務營收3461.28萬元,同比增速高達120.85%。“目前來說基數小,但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廣闊的市場,我們肯定會重點去攻克的。”張君剛表示。公司在中報中稱在報告期啟動了“離型膜基膜生產項目,擬投資建設年產36,000噸光學級BOPET膜、年產6,000噸CPP保護膜生產項目”。東北證券在研報分析稱公司多年來在封裝膠帶和離型膜的研發和生產,有助于開拓高端離型膜市場,進行國產替代。
報告期內,公司轉移膠帶項目即IPO募投項目“年產20,000萬平方米電子元器件轉移膠帶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5條生產線運行順利,其中1條離型膜產線主要用于產品研發,開展多型號、多應用領域的離型膜試生產,結合客戶的反饋情況,持續改進生產工藝和產品性能。同時,公司生產的用于偏光片制程等其他用途的進口替代類高端轉移膠帶(離型膜)也實現了一定的銷售。近年來轉移膠帶類產品的國產化替代的進程明顯加速,公司以自有資金加快實施“年產20,000萬平方米電子元器件轉移膠帶生產線建設項目(二期)”,其中兩條韓國進口寬幅高端生產線已經處于安裝調試階段,另外一條日本進口超寬幅高端生產線也將于2020年10月到貨,上述進口設備生產效率、質量精度更高,能夠同時滿足生產光學材料用等更高端類別產品的需求,更好應對高端應用領域的新變化。
“年產20,000萬平方米電子元器件轉移膠帶生產線建設項目(二期)”項目完全建成后,公司將擁有8條轉移膠帶(離型膜)生產線。屆時,公司將具備生產包括高端MLCC離型膜、光學材料用離型膜等各類新型尚未國產化產品的生產能力。
除注重提升生產能力和產品品質外,公司積極推進離型膜的市場拓展。一方面公司持續加大對MLCC離型膜客戶的營銷力度,充分利用公司在電子元器件領域已形成的良好客戶基礎,根據客戶需求改善產品性能,提升客戶滿意度,引導客戶提高離型膜采購量。另一方面,公司加強離型膜在光學材料領域的市場開拓,目前公司已經開始向國內部分偏光片生產企業供應離型膜。
報告期內,為了實現轉移膠帶(離型膜)產品的原膜自產及擴大公司在膜材料領域影響力,實現轉移膠帶(離型膜)產品的產業鏈一體化,公司啟動了可轉債項目即離型膜基膜生產項目,擬投資建設年產36,000噸光學級BOPET膜、年產6,000噸CPP保護膜生產項目,主要產品為光學級BOPET膜和CPP保護膜。其中,光學級BOPET膜主要用于生產MLCC、偏光片用離型膜等,屬于光電顯示領域;CPP保護膜主要應用于鋁塑膜、增亮膜和ITO導電膜制程,屬于新能源應用和光電顯示領域。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將實現公司業務從電子信息領域到光電顯示、新能源應用領域的拓展,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報告期內,公司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可轉債發行申請材料,目前公司已完成對中國證監會反饋意見的回復。后續公司將加快推進本次可轉債申請及發行的相關工作,并將加快可轉債投資項目即離型膜基膜生產項目的建設進程。
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以電子薄型載帶為基礎,逐步加快向轉移膠帶(離型膜)領域延伸拓展的步伐,積極推進與國內外電子信息行業領軍企業的深度合作,持續深化與全球知名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的長期戰略合作。公司秉承“質量、效率、創新、對客戶的快速反應”的理念,緊緊圍繞細分市場,著力于打造核心競爭力,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思路,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優化產品結構,緊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高端產品開發,完善三大產業鏈一體化建設,走全系列產品配套服務的發展道路,致力于成為一家提供電子元器件使用及制程所需耗材的一站式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的優秀企業。
浙江潔美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由浙江潔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設立,公司股票已于2017年4月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公司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主要經營活動為半導體、LED及集成電路的電子元器件專用電子薄型載帶封裝技術研發,紙、紙制品、上下膠帶、半導體元器件專用塑料載帶及塑料卷盤的設計、制造、銷售,離型膜、光學膜、塑料制品、模具、機械設備及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貨物進出口業務,普通貨物運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