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震蕩運行概率較大
中化新網訊 9月6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跌破7萬元(噸價,下同)整數關口。截至當日收盤,該合約以7.12萬元報收,創上市以來歷史新低。 數據顯示,9月6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盤中最低觸及6.97萬元。截至當日收盤,該合約以7.12萬元報收。而該合約今年年初的報價為10.77萬元,以此計算,合約價格年內跌幅已超過30%。 上海鋼聯新能源研究員鄭曉強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過剩。 事實上,當前碳酸鋰供需兩端正在持續改善。供給方面,國內產量有所下降,SMM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碳酸鋰周度產量已下滑至1.3萬噸附近;需求方面,“金九銀十”新能源汽車消費表現亮眼,帶動鋰電池需求持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碳酸鋰供需兩端正在改善。供應方面,碳酸鋰預期的減產行為正逐步兌現。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7月份,全國碳酸鋰產量約5.3萬噸,環比下降7.5%,8月份國內鋰鹽廠開工率明顯下降。根據SMM數據,6月至8月國內冶煉端開工率分別為63%、57%、54%。需求方面,隨著“金九銀十”來臨,電動車消費表現較好,且后續多地的置換更新補貼政策將陸續出爐,可以起到強化消費者換購電動車意愿的作用,有助于加深旺季成色,故9月份碳酸鋰需求存在一定支撐。 綜合來看,盡管近期供需兩端有所改善,但由于供給端產能充裕,碳酸鋰供過于求的格局仍然存在。預計隨著下游排產擴張及消費旺季驅動,碳酸鋰未來有望加速去庫存。但在中長期供給過剩的背景下,碳酸鋰市場震蕩運行概率較大。 此外,當前的鋰價已經逼近不少自有礦企的生產成本線,如何保住盈利正成為鋰礦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據了解,一些礦企在主動暫停高成本礦山的開采、加大成本控制以及優化開采工藝的同時,也在積極運用套期保值工具,為企業盈利提供保障。 例如,雅化集團8月份表示,由于鋰鹽產品價格波動巨大,為降低產品價格波動給公司帶來的經營風險,公司擬根據生產經營計劃擇機開展套期保值業務,有效降低產品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保障主營業務穩步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不少鋰鹽企業因前期做了充足產品套保,近期價格下跌也并不影響其產能計劃。 此外,永興材料表示,上半年公司碳酸鋰單噸營業成本僅為5萬元,同比降本10%以上。報告期內,公司做了原礦精準開采和分類、選礦產率和收率提升技術突破等一系列工作,未來降本的重點主要是持續進行技術研發,進一步提高鋰的收率及加強副產品綜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