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6月10日,由山東海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海化美天膜材料有限公司及天津工業大學等研發的超親油疏水中空纖維膜及高效潤滑油膜凈化裝備項目通過了天津技術產權交易有限公司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等組成的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驗證。
在工業生產和機械設備運行中,高品質潤滑油是確保設備高效穩定運行的關鍵介質。然而,這些油品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混入水分、灰塵、金屬磨屑等污染物,導致油品性能逐漸劣化,不僅影響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還會增加維護成本,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此外,在廢油純化方面,傳統工藝往往需要串聯離心、真空加熱脫水、白土精制等多種處理方式才能達到理想凈化效果,存在工藝流程復雜、運行成本高、新增危廢等突出問題。因此,研發一種能在盡量保持油品組分不變的前提下節能高效、環境友好的油品脫水凈化技術意義重大。 基于此,項目團隊在山東省泰山產業創業領軍人才戴海平博士帶領下,研發出常溫常壓下油品深度脫水凈化膜過濾技術,并在多個領域實現工程化應用,填補了行業空白。專家指出,其物理凈化模式無需化學藥劑、節能降耗的特性,高度契合國家“雙碳”戰略與綠色循環經濟和產業支持方向,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作為一種革命性的物理凈化方法,項目核心技術采用原創性的親油疏水膜材料設計和自適應反洗技術,在分離精度、能耗水平和使用壽命等關鍵性能指標上具有四大革新性優勢。一是高效分離的優勢,利用中空纖維膜的超親油疏水性和微孔分離特性,可在常溫常壓下一次性高效去除油品中的水分、機械雜質;二是綠色環保的優勢,整個凈化過程無需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徹底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風險;三是易于維護壽命長的優勢,通過簡單的物理反清洗即可有效去除膜表面污染物,快速恢復膜過濾效率,顯著延長膜使用壽命;四是節能降耗的優勢,相較于傳統方法,該技術可顯著節約運行能耗,并降低危險廢物產量。目前,該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其中核心技術獲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 該項目成果推動了油品凈化及再生行業的技術升級。其創新性油品凈化工藝為航空燃油、高端液壓油等特種油品的超凈處理開辟了新路徑,提升了我國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關鍵材料自主可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