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在骨折修復、骨缺損修復和骨融合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在醫學領域,骨修復材料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骨折、骨缺損及骨關節炎等骨骼疾病的治療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學需求的提升,可降解骨修復材料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這類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還能在人體內逐漸降解,為新生骨組織提供支撐和引導,減少二次手術的需求。 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大致可以分為金屬材料、生物陶瓷和聚合物三大類,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優缺點。金屬材料的優勢是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良好,缺陷是耐腐蝕性不足,在可降解醫用金屬材料中,鎂及其合金、鋅、鐵等是常見的選擇,這些金屬在生理環境中通過與體液發生反應,形成保護性金屬氧化物層,隨后體液中的離子如鈣離子和磷酸根離子在金屬氧化物層上沉積,促進骨形成。然而,金屬材料的降解速率過快可能導致其力學強度降低,不足以提供組織修復所需的力學支撐。 生物陶瓷的優勢是骨誘導性及生物活性良好,不足是脆性與抗疲勞性較差,常用的生物陶瓷材料包括磷酸鈣和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鈣如羥基磷灰石(HA)和β-磷酸三鈣(β-TCP)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生物活性玻璃則通過釋放硅離子和鈣離子,激活與骨礦化、骨重塑和血管生成有關的信號通路,加快骨再生速度。 聚合物的優勢是生物相容性和韌性較好,缺點是生物惰性不利于細胞的附著。聚合物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兩類: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如脫礦骨基質(DBM)和絲素蛋白(SF)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乳酸(PLA)、聚己內酯(PCL)等具有來源豐富、可大規模生產、易加工及價格便宜等優點,通過化學或物理修飾方法可調控材料力學強度、生物活性、降解速率和微觀結構。 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在骨折修復、骨缺損修復和骨融合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例如,PLA可以制備成可降解的骨釘、骨板和骨融合器,用于骨折修復中的骨穩定、骨缺損修復和骨折穩定以及促進骨的生長和愈合;生物陶瓷則常用于骨缺損修復和骨融合,通過提供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誘導性,促進新生骨組織的形成和生長。 在良好的發展前景驅動下,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廠商不斷增多,主要廠商有正海生物、奧精醫療、三友醫療、圣博瑪生物等,隨著企業不斷增多,及國內外可降解骨修復材料研發不斷深入,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取得較快發展,研發成果不斷增多。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可降解骨修復材料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骨科疾病發病率的持續上升,骨修復材料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另一方面,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醫療器械的不斷發展,可降解骨修復材料的性能和應用范圍也將不斷拓展。總的來看,未來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將在骨科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行業前景看好。 更多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市場信息,敬請關注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全球及中國可降解骨修復材料產業深度研究報告》。 新思界產業研究院新思界致力做全面、專業的產業研究平臺,建立以市場調查、行業研究、規劃咨詢等為核心的國內業務體系,以海外市場調查、海外公司選址與注冊等為核心的海外業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國內外產業咨詢服務。 原文標題 : 【深度】可降解骨修復材料可分為三大類 行業發展前景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