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日新材表示,公司年生產面板光刻膠4000噸和半導體光刻膠500噸。
近日,久日新材發布公告,該公司在控股孫公司徐州大晶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徐州大晶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晶新材”)年產4500噸光刻膠項目”現已完成建設,試生產方案業經專家組評審通過,于11月19日起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 該公司表示,上述項目為年生產面板光刻膠4000噸和半導體光刻膠500噸,將推動其光刻膠產品產業化進程,實現光刻膠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今年11月19日,久日新材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其子孫公司大晶新材4500噸/年光刻膠生產線主要生產i-線和g-線半導體光刻膠、TFT正性面板光刻膠等產品,預計今年12月底前投產。項目投產后,產能將逐步釋放,具體達產時間將受到生產情況、市場需求、客戶訂單等因素的影響。 此外,久日新材表示,該公司已研發多款半導體i-線光刻膠、發光二極管g-線/h-線光刻膠和面板光刻膠,并已進入下游客戶送樣測試階段,其中部分產品已通過測試正式供貨。 對此,有半導體新材料行業人士對表示,一方面,大晶新材光刻膠生產線主要生產i-線和g-線半導體光刻膠波長為365nm、436nm,主要用于250nm以上的工藝,屬于中低端光刻膠;另一方面,該項目為年生產半導體光刻膠500噸,屬于小規模試生產階段。 “目前國內中低端光刻膠領域,已有很多公司實現量產,且規模很大,如:南大光電、北京科華等。”該半導體新材料行業人士進一步表示。 從中低端市場光刻膠市場滲透率看,“目前國內市場需求很大,國內成熟制程應用廣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國產化進程的加速,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上述半導體新材料行業人士表示。 久日新材主要從事光引發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應用于電器/電子涂裝、印刷線路板制造、3D打印、半導體、光刻膠等行業。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為11.24億元,同比增長26.00%;歸母凈利潤虧損2412.96萬元,上年同期虧損5715.74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3214.73萬元,上年同期虧損7422.71萬元。 JSR韓國EUV光刻膠工廠,開建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官網新聞稿,半導體光刻膠巨頭日本 JSR 在韓國忠清北道清州舉行 MOR(金屬氧化物)光刻膠生產基地的奠基儀式。 該生產基地由 JSR 在韓子公司 JSR Micro Korea 建設,將生產可用于 EUV 光刻的 MOR 光刻膠,目標 2026 年建成投產。這也是韓國境內的首個同類光刻膠工廠。 適用于 EUV 制程的 MOR 光刻膠能夠替代低端化學放大光刻膠,在確保超精細工藝的競爭力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JSR Micro Korea 新工廠有望直接向韓國本土兩大半導體制造巨頭三星電子、SK 海力士供貨,保證光刻膠供應穩定可靠。 JSR 于 2003 年在忠清北道梧倉首次設立工廠,并不斷擴大其在韓國的業務。這個最新項目將擁有世界上第一個半導體級 EUV MOR 生產設施。 韓國仍然嚴重依賴日本進口光刻膠,而光刻膠是半導體和顯示器制造所必需的。不過,近年來,韓國國內生產舉措已穩步減少了進口量。 行業分析師預測,JSR 的新生產基地將大幅增加韓國本土光刻膠的份額。2019 年,日本對關鍵光刻膠材料的出口限制導致韓國出現供應鏈危機。這引發了韓國國內生產的推動,吸引了眾多半導體材料供應商來到該地區。 韓國貿易和投資部部長Dae-ja Kim,出席了奠基儀式。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該儀式被視為日本出口限制有效解除的信號。Kim在儀式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支持 JSR 的投資成功,并與忠北省和清州市合作開展更多項目。我們的政策將側重于將韓國定位為全球高科技產業中心。” 韓國關稅廳(KCS)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韓國從日本進口的半導體光刻膠數量持續下降。進口量從 2020 年的 992.6 噸下降到 2023 年的 668.7 噸,再到 2024 年 1 月至 10 月的 539.4 噸。盡管進口量有所下降,但日本在 2024 年仍供應了韓國約 95% 的光刻膠。JSR 的目標是到 2026 年完成 EUV MOR 的建設并開始量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