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趙瑞陽團隊聯合吉林大學物理學院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鄒勃教授、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姚棟副教授,首次在有機材料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高壓誘導發光。相關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有機發光材料結構豐富、分子設計靈活、性能優異,一直是材料領域研究的焦點。高壓誘導發光能夠通過高壓實現不發光材料“從無到有”的熒光激活,為探索新型發光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徑。但在有機材料中實現“從無到有”高壓誘導發光的研究尚屬空白。偶氮苯具有獨特的光致順反異構特性,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材料領域,但光致異構與輻射躍遷競爭激發態能量,從根本上嚴重限制了偶氮苯的發光性能。如何實現偶氮苯高效發光一直是公認的科學難題。 研究人員在偶氮苯衍生物中首次實現了有機材料“從無到有”的高壓誘導發光,實現了4,4’-二蒽基偶氮苯與4,4’-二咔唑基偶氮苯的高效熒光,并提出激發態組分是決定偶氮苯發光的關鍵因素。該工作不僅標志了高壓誘導發光研究在有機材料領域的重要突破,也展示了高壓作為一種全新技術手段在晶態光致異構研究中的巨大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