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5-羥甲基糠醛(HMF)千噸線項目生產車間。 日前,從浙江舟山傳來消息,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寧波材料所)與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5-羥甲基糠醛的全混流連續生產關鍵技術,在舟山岱山基地完成產業化,順利召開了科技成果評鑒會。這是我國生物質新材料研發的重大突破,可大范圍替代傳統化石基苯類原料。 早在70多年前,美國一科學家從實驗中發現,5-羥甲基糠醛可以從淀粉、蔗糖、木質纖維素等生物質原料中提取。此后,研究人員一直在推進用它來替代石化類含苯原材料,但此前國內外所有從事該產品研發的企業一直沒能實現批量生產。 寧波材料所科研團隊自2012年開始HMF的開發,經過多年艱辛的攻堅,打通小試和中試環節,自此進入產業化的快車道。2023年7月,糖能科技完成千噸級HMF產線建設,經深入優化驗證,最終實現連續化穩定運行。 圖為專家組了解5-羥甲基糠醛的生產工藝。 據了解,5-羥甲基糠醛作為生物基平臺化合物,其應用領域十分廣闊,包括表面活性劑、甲醛替代、抗氧化性制藥、食用級香精香料精細化學品、聚酯塑料、特種功能材料等,全球需求量超過千萬噸。 化石基聚酯PET廣泛應用于塑料包裝和纖維制品,但是其生產過程高排放,且上百年不易降解。而以5-羥甲基糠醛為原料衍生的聚酯PEF生產不但能做到綠色低碳,且制成品一年內就能降解。 目前,這條5-羥甲基糠醛(HMF)千噸線已實現連續穩定運行,今年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岱山規劃建設萬噸級生物基新材料生產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