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4億噸,其中1/3僅使用一次,每天相當于有2000輛滿載塑料的垃圾車向江河湖海傾倒塑料,其中也包括塑料食品接觸材料。為減輕塑料污染,推動食品包裝“綠”起來,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食品接觸材料可持續發展聯合工作組(SFCM)主辦的rPE項目組研討會日前在江蘇省鎮江市舉辦。
rPE是指再生聚乙烯(PE)。聚乙烯(PE)被廣泛用于牛奶盒、飲料杯等食品包裝領域,是主要的食品接觸塑料包裝材料。目前,廢舊PE食品接觸材料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填埋、焚燒,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此外,消費后的PE食品接觸材料再生利用率不高,并沒有實現高價值的利用和循環再生。 廣州海關技術中心食品接觸材料檢測研究所主任鐘懷寧研究員說,探索PE循環再生材料的高值化應用,對解決塑料食品接觸材料廢棄物污染問題、推動食品接觸材料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將消費后塑料食品接觸材料進行再生利用可減少對石油生產的原生塑料的依賴,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還可大幅減少塑料垃圾產生量。而與傳統的塑料制備工藝相比,消費后的塑料食品接觸材料再生利用過程,縮短了塑料制品的生產加工鏈條,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回收利用各類塑料近1900萬噸,不但提供了優質工業原料,而且與使用原生資源相比,可減少約45%的污水排放量和60%-70%的能耗。 “但是相對于再生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行業對rPE在食品接觸材料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還不多,特別是安全性、環保性和污染消減技術研究的缺失,成為制約食品級rPE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鐘懷寧說,在行業的呼吁和推動下,SFCM專門成立了rPE項目組。 目前,部分企業也在探索和應用綠色包裝材料。比如從2023年2月開始,瑪氏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脆香米216g碗裝巧克力產品包裝采用了100%rPET制成的透明碗蓋。這是瑪氏箭牌首次探索再生塑料在非食品接觸包裝中的應用,該企業還計劃將該材料推廣到旗下更多巧克力產品包裝,以實現年減少300噸原生塑料使用的目標。 “與使用PE原材料生產的塑料制品相比,rPE在相關工藝之前增加了清洗、破碎和120攝氏度的熔融等環節,這將對PE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起到消毒作用,也為生產環節做好準備。”同濟大學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說。 “國內食品接觸材料可持續發展工作剛剛起步,供應鏈不完善、成本高等問題仍然存在。加強對食品級再生塑料的安全性評估和應用,需要專家、生產和應用包裝材料的食品企業攜手,匯集各方資源和力量共同推動。”鐘懷寧說,希望瑪氏箭牌等行業先鋒企業能發揮其品牌影響力、技術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引領產業鏈共同參與、突破難點,推動食品包裝材料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