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數據,只有40%的廢棄輪胎被回收利用-其余的要么被燃燒以發電,要么被扔進垃圾填埋場。但是現在該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將舊輪胎橡膠轉換為高價值氣凝膠的方法。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Duong Hai-Minh副教授和Nhan Phan-Thien教授領導的團隊首先將廢棄的汽車輪胎切成細橡膠纖維。然后將那些纖維浸入由水和少量“生態友好型”溶劑組成的溶液中,后者使纖維彼此交聯。機械攪拌該混合物20分鐘,形成凝膠,其中連接的纖維均勻地懸浮在其中。然后將該凝膠倒入模具中,并在-50oC(-58oF)的溫度下冷凍干燥12個小時。
據稱所得的固體橡膠氣凝膠非常輕巧,吸收性強(可用于吸收漏油),并提供出色的隔熱和隔音性能。另外,與傳統的易碎的氣凝膠不同,該氣凝膠被認為具有很高的耐用性。如果涂有稱為甲氧基三甲基硅烷的化學物質,也可以使其具有防水性。
Hai-Minh說:“制造過程簡單,經濟高效且環保。整個生產過程需要12到13個小時才能完成,生產一塊尺寸為1平方米且1厘米厚的橡膠氣凝膠的成本不到10新幣。該工藝還可以很容易地擴大規模以進行批量生產,這使橡膠氣凝膠成為具有商業吸引力的產品。”
科學家最近在《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雜志上發表了有關該研究的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