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石油工業每年產生超過150億桶被微滴污染的石油廢水。除了損失寶貴的石油外,這種廢水的存儲、回收和排放對環境也是有害的,并大大增加了油田運營的成本。需要具有低成本的技術來應對這一水處理挑戰。目前,超潤濕海綿已被廣泛研究用于油水分離,如吸收去除表面油以及不混溶的油水混合物分離的應用。但是,直到最近才提出使用海綿來吸附廢水中的油微滴。通過成熟的涂層技術,可以針對各種pH條件下復雜的原油微滴吸附量定制海綿表面的特性。
吸附原油微滴的一個關鍵挑戰是其復雜的潤濕改變行為。原油微滴會根據pH的不同,從周圍的水中吸收氫或氫氧根離子。對于大多數固體表面,這會導致在某些pH條件下無效的油微滴附著。為了減輕這種影響,研究人員確定了油微滴的其他重要表面特性,例如有機基團和低界面張力。基于這些特性,研究人員假設海綿不僅需要帶電基團,而且還需要有機基團、粗糙度和低表面能才能在寬pH條件下吸附油微滴。
【成果簡介】
近日,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hul B. Park、Amy M. Bilton?和Geoffrey A. Ozin?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創新的表面工程海綿(SEnS),該SEnS協同結合了表面化學、電荷和粗糙度。在較寬的酸堿度條件下,SEnS在Lifshitz-van der Waals力的推動下快速吸附油微滴,去除效率達95-99%。在最佳pH值下,在10 min內吸附了92%的油。隨后在環境條件下通過溶劑萃取回收油,并且清潔的SEnS被重復用于油微滴吸附10次。由于SEnS具有高效性和可重復使用性,因此能夠從廢水中大規模去除和回收原油微滴。該研究成果以題為“Surface-engineered sponges for recovery of crude oil microdroplets from wastewater”的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 Sustainability上(見文后原文鏈接)。
【圖文解析】
圖1 用于油微滴吸附SEnS的設計原理
解析:納米孔吸附劑,例如活性炭,沸石和中孔二氧化硅,可通過吸附以90-99%的去除效率從廢水中去除有機污染物。但是,由于小孔的堵塞(圖1a),這些材料的污染物吸收率低,并消耗大量能量來釋放吸附的污染物。此外,它們的納米級孔與微米級原油小滴不兼容。另外,海綿由于具有較大的微米級孔,因此可以吸收更多的油,并隨后易于釋放(圖1b)。本研究利用納米涂層(圖1c),通過電荷、表面化學和多尺度粗糙度的多次調控,設計了表面工程海綿(SEnS)。SEnS是使用聚酯聚氨酯(PESPU)多孔基材制造的,該基材涂有無毒的且地球儲量豐富的癸基納米晶硅(ncSi:C10)。由于SEnS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在Lifshitz-van der Waals和靜電引力作用下,原油微滴在酸性,中性和堿性條件下的吸附效率高達95-99%(圖1d)。
圖2 SEnS表面物理化學性質
解析:SEnS表面上存在酸,堿,疏水或親油基團,如圖2所示。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調查光譜顯示出C,O,N,Cl和Si的存在(圖2a)。C/O和C/N的組成比分別為6.18和18.85,表明高碳濃度和期望的親油位點的添加。在C 1s光譜中(圖2b),在285.0、286.6和289.3 eV處的峰分別歸因于C-C或C-H,NH-COO和COOH。在N 1s光譜中(圖2c),氮的較強峰歸屬于伯氨基(399.8 eV),而較弱的峰歸屬于質子化胺(401 eV)36。在Si 2p光譜中(圖2d),在100 eV處的峰歸屬于ncSi核的Si(0),而在102.5 eV處的峰歸屬于ncSi表面的Si-C和Si表面亞氧化物。SEnS的相對路易斯酸和堿組成是按照古特曼方法(圖2e)用反相氣相色譜法(IGC)測定的。Zeta電勢與pH值的關系表明SEnS的零電荷點(圖2f)。
圖3 SEnS表面粗糙度和潤濕性
解析: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圖像(圖3)顯示了沉積在海綿表面的ncSi:C10聚集體。由于支柱上已存在微縫隙,因此添加ncSi:C10形成了多尺度粗糙度輪廓(圖3a–d)。發現SEnS表面的納米粗糙度為60-250 nm,呈脊狀,反映了疏水性納米硅的典型形狀。SEnS表面的平均顯微粗糙度(Ra值)約為51 µm(圖3e)。在圖3f中,白色區域顯示由于疏水作用,水優先通過孔排出。相反,由于來自ncSi:C10的親油基團,原油自發擴散到相互連接的喉部(圖3g)。
圖4 基于材料性質的原油吸附預測與驗證
解析:在圖4a中,對于SEnS,由于Lifshitz-vander Waals力而導致的γLW落在該區域以下。如圖4b所示,SEnS和原油微滴的PZC分別處于pH 6.3和4.9。為了驗證這一假設,在pH條件3.6、5.6、7.0和9.6下測量了水下原油接觸角(OCA)(圖4c)。原油微滴吸附到SEnS上的結果如圖4d所示。由于在所有pH值下都具有有利的γLW,SEnS能夠在不到180分鐘的時間內吸附95-99%的原油。SEnS上的實驗性原油攝入量如圖4e所示。t/Qt與t的關系圖,如圖4f所示,表明二階模型充分描述了吸附現象,R2值為0.998-0.999。
圖5 SEnS再生、再利用和石油回收
解析:考察了SEnS在10個吸附循環中的重復使用性。在每一個循環結束時,飽和的SEnS既包含在孔隙自由體積內松散捕獲的水滴,也包含粘附在孔隙表面的原油(圖5a(i))。由于其潤濕性能的差異,開發了兩種方案來從孔中回收水,并從SEnS表面中回收原油。與最初的100 ml廢水量相比,僅捕獲了少量水(?3 ml)。SEnS處理后的凈水留在燒杯中,不需要進一步的回收步驟。低的表面潤濕性使得能夠通過簡單的機械壓縮來收集滯留的水(圖5a(ii))。該方法具有節能和實際實施的優點。根據提出的再生機理(圖5a(iii-vi)),稀釋劑的前提條件包括:(1)與原油的高溶解度,以使粘附的原油溶解(圖5a(iii)),(2)比原油低的表面張力,以使稀釋劑優先吸附到SEnS表面上(圖5a(iv)),以及(3)高蒸氣壓,以使殘留的稀釋劑從SEnS表面蒸發出來,以便最終再利用(圖5a(v,vi))。再生的SEnS在5.6的最佳pH條件下,使用一批新的模型乳液可重復使用10次,以吸附原油微滴(圖5b)。此外,經過10次吸附-再生循環后,在高于戊烷沸騰溫度的60°C下蒸餾分離出原油和溶劑混合物(圖5c)。
【小結】
由于其良好的表面能,SEnS能有效吸附各種酸堿度下的原油微滴,效率達95-99%。所需的表面能是通過使用少量化學安全的納米材料獲得的,從而得到低成本的納米復合材料。此外,根據材料的表面電荷性質,對最大原油吸附的最佳pH值進行了實驗驗證。此外,為了提高經濟價值,開發了新的采油和海綿再利用方案。根據表面置換原理,通過稀釋清洗從SEnS表面回收粘附的原油。清洗后的SEnS可多次重復用于吸附廢水中的油。原油也通過蒸餾從混合物中回收。總之,該研究開發了可重復使用的海綿,用于在較寬的pH下從水中有效回收原油微滴,從而使新型、可擴展的納米復合材料基吸附劑成為可能。這項海綿基水處理技術在未來有潛力用于油田廢水的修復,并從廢物中產生經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