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年秋,本報組織《魯北企業集團再創輝煌三部曲》系列報道,反映了魯北企業集團改革獲新生、奮力促發展的不凡歷程。3年多來,魯北企業集團繼續推進國企改革,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黨建引領和企業文化建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乘風破浪,捷報頻傳。他們又有哪些可供借鑒的典型經驗,有哪些令人稱道的精彩故事?中國化工報記者日前再下濱州、重赴魯北,采珠成串付諸報端,以饗讀者。 本文2月28日在《中國化工報》頭版頭條刊發 高質量發展的哲學啟示:走正確的路 汽車在秦濱高速上疾馳。 頭頂碧空接海,眼前白日依山,已到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北。冀魯交界,渤海之濱,魯北化工產業園即坐落于此。漳衛新河、馬頰河蜿蜒入海,恰如兩條長臂,將園區輕攏,滋潤著它的成長。 走進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高樓連片,闊野環延。初春的風,將廠區里的青煙裊裊和鳥語聲聲,吹出一片希望的海。與3年前相比,此時的魯北企業集團依舊運轉繁忙,只在魯北人眉邊多了幾分自信,心里平添一段哲思。“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樹正確的人。”董事長呂天寶接受記者采訪時道出了這幾年企業念的“經”。 回首過去,俯察現在,抬望未來,“走正確的路”是魯北企業集團的第一哲學。 “矛盾”指南中的轉型之據 2013~2016年,魯北企業集團在時任集團總經理呂天寶帶領下,以攘臂馮河之勇、斷腕求生之毅,力行混改而涅槃重生。就在企業效益節節攀升的時候,呂天寶開始凝思未來的路:傳統產業發展已到瓶頸,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如何準確把握轉型方向? 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報告明確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那一刻,魯北企業集團和已履新董事長的呂天寶,找到了轉型的依據。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決定了未來發展方向必然轉向高質量發展。”呂天寶分析,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此時,效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當社會主要矛盾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質量則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公司發展便轉型有據了。 在這樣的指引下,魯北企業集團就避開了許多企業存在的戰略迷茫期。 一是產品向高端化轉移。在集團控股上市公司山東魯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金海鈦業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金海鈦業如今只著眼于中高端產品。例如,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升鈦白粉的光澤、耐候性和抗粉化性;同時,從源頭優化鈦白粉產品指標,抓好鈦白粉質量提升。目前,公司生產的高端鈦白粉產品具有優異的高白度、光澤度、高遮蓋力、易分散性、高消色力、藍底相和高耐候性。 二是產業鏈條向高端化延伸。早在“十三五”期間,魯北企業集團就開始鋰電材料項目的布局,為延伸高端化工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據魯北企業集團副總經理翟洪軒介紹,“十三五”期間,集團建成了總投資36億元的以鋰電材料、鈦白、海水淡化、溴素為主的8個新舊動能轉換省市重點項目。“十四五”期間,圍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決策部署,集團開工建設和謀劃了以新能源、鈦產業、鋰電產業為主的14個重大項目,其中6個列入今年山東省重點項目。 三是發展戰略向高端化邁進。2021年,經過廣泛調研,他們編制完成了“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規劃40個重點項目,確立了“創建‘6+1’產業架構,打造‘1+1+5’智慧園區”的發展目標,規劃期內預計完成投資近400億元,新增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 “傳統”智慧里的循環之基 呂天寶的辦公室書柜里,擺放著一本《老子》。一枚書簽夾在第二十五章,那一頁寫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眾所周知,循環經濟是魯北企業集團的標志。 現代循環經濟思想萌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并于上世紀90年代登陸中國。但讓西方人沒想到的是,它在中國甫一出現,便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魯北企業集團1993年就把循環經濟作為企業發展戰略,并得享大名20余年。呂天寶認為,這受益于東方傳統哲學積蘊出的肥沃土壤。循環經濟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與中國先賢倡導的“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如出一轍。 再次來到那座印著“中國循環經濟的拓荒者”的白色儲罐前,魯北企業集團宣傳主管楊榮君說,這是魯北人的驕傲,但更令他們驕傲的是,這份驕傲還將傳承下去。 近年來,魯北企業集團不斷引入新技術、新產品、新項目,打造新循環。他們進一步細化產業鏈條,打造了磷銨—硫酸—水泥及鋰電池材料聯產、海水梯級綜合利用、鹽—堿—電—鋁聯產、鈦白粉清潔生產及鈦硫磷鈣鋰聯產等循環經濟產業鏈。這幾條高度相關的生態工業鏈,進一步整合成為一條大生態鏈,可解決園區固廢、廢水、廢氣等多類污染物減排難題。2019年1月,集團榮獲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隨后,在一張巨大的魯北企業集團循環經濟產業鏈圖譜前,記者看到了魯北雄心勃勃的規劃和巧妙絕倫的循環產業鏈條構思。根據這張圖譜,未來魯北企業集團不僅生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還將涉足三元正極材料、鈦酸鋰負極材料,形成獨具魯北特色的高端功能化學品產業鏈。 “在公司的規劃中,高端功能化學品產業鏈是以碳酸鋰和磷酸鐵鋰項目為核心的‘硫、磷、鈣、鋰、鈦’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延伸的重要組成部分。”呂天寶解釋說,具體而言,就是發揮魯北企業集團擁有完善的能源保障體系等優勢,利用山東魯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磷酸和鈦白粉時副產的固廢硫酸亞鐵為原料生產磷酸鐵,利用魯北化工生產的硫酸和外購鋰精礦生產碳酸鋰,再通過磷酸鐵和碳酸鋰制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同時,利用自產硫酸、電池級碳酸鋰與外購鎳鈷錳礦為原料生產三元正極材料,以金海鈦業公司副產的鈦液和集團下屬的金海灣鋰業公司生產的碳酸鋰制造鈦酸鋰負極材料,再將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正極材料等產生的尾渣固廢用于生產水泥。 “時代”大旗下的發展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對企業發展而言,堅持與時俱進是保持戰略清醒的必要條件。遍觀世界百年化企巨頭,無不有順勢應時之舉、創新求變之能。上世紀90年代,循環經濟剛剛登陸中國,魯北企業集團就豎起了第一面大旗,引領時代之先。步入新時代,魯北企業集團努力使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節拍上。 改革是時代強音。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變則通,通則久。在深化改革方面,魯北企業集團經歷過摸著石頭過河的焦慮,也品嘗過順流直下的喜悅。在呂天寶的帶領下,集團分別于2016年、2019年引入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匯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兩大優質民營企業入股。通過兩次混改,集團共實現股權融資14.48億元,股本結構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實現保值增值,企業資本實力進一步壯大,也為地方國有企業混改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樣板。“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們已經駕輕就熟。”呂天寶說。 “雙碳”是世紀呼喚。2020年9月,我國首次提出“雙碳”目標。這讓魯北企業集團的領導班子意識到,一場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呂天寶認為,優化能源產業結構是關鍵。魯北企業集團與國家電投集團合作開發魯北綜合智慧產業園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能源項目,規劃建設200兆瓦風電、500兆瓦光伏發電、2×80兆瓦燃氣熱電機組、150兆瓦/300兆瓦時儲能電站。該項目每年可提供綠電12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00余萬噸。 魯北企業集團旗下山東瀚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牛占華告訴記者,他們按照容量替代的原則,將多臺燃煤小機組建設為大容量燃煤機組,依托當地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優勢,發展生物質供熱,并積極推動煤炭減量替代;同時,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打造綜合智慧能源供應體系,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經濟便利的能源結構。 創新是永恒旋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魯北以創新起步。如今,創新依然是魯北人最熟悉的主旋律。為魯北奉獻了40年光陰的呂天寶,就是其中最響亮的音符之一。20多年前,他和研發團隊開發的磷石膏制酸聯產水泥技術即榮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魯北人矢志創新,為發展蓄足了后勁。以鈦白粉為例,集團旗下山東祥海鈦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建設的年產6萬噸氯化法鈦白粉項目,應用沸騰氯化工藝生產高檔金紅石型鈦白粉,與傳統硫酸法工藝相比,具有工藝流程短、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綠色環保等優勢。 翟洪軒提到,前幾年,集團氧化鋁板塊虧損嚴重。他們組織研發團隊,應用自主技術,將其升級為化學品鋁,一舉實現從低端向高端的跨越,扭虧為盈,效益大幅提高。 據介紹,為鼓勵創新,集團成立了技術經濟委員會,對創新課題和研發成果進行評估,根據結果進行立項,投資研發;對通過評估的重大研究成果,在每年的科技獎勵大會上予以獎勵。 “老企業與新時代并行,小天地與大世界共舞。”呂天寶說,這大概就是魯北發展的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