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在經歷三年低位運行后,近期迎來轉機。隨著行業反內卷專題會議的召開,疊加出口回暖等多重利好,95%草甘膦原粉價格從此前的2.2萬元(噸價,下同)漲至近期的2.6萬元,漲幅接近20%。行業毛利率由負轉正,達到3.82%,單噸毛利回升至約1000元。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部分企業訂單已排滿,短期內市場仍存在供應缺口。
海外銷售旺季開啟 “當前草甘膦價格較一季度出現明顯上漲,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行業庫存處于低位,6到8月正值草甘膦出口南美地區的傳統旺季,生產企業產能利用率飽和,市場供應趨緊;二是孟山都破產傳聞引發市場對全球供應穩定性的擔憂,對國內價格形成較強提振;三是此前價格長期低位運行,行業存在強烈的修復需求。”興發集團董事會秘書鮑伯穎如此分析。 作為全球最大的除草劑產品,草甘膦下游主要分為農用和非農用領域。其中,農用占比超過90%,主要用于傳統作物和轉基因作物;非農用則主要用于家用草坪、森林、苗圃等,需求相對穩定。目前全球草甘膦產能每年約120萬噸,其中海外產能達每年38萬噸、國內產能每年81萬噸,美國阿寶公司及住友化學印度有限公司合計產能不足5萬噸。 草甘膦需求中70%依賴出口。自5月以來,南美地區進入采購旺季,制劑訂單集中下發,推動產品報價上漲。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草甘膦出口量33.1萬噸,同比增長14.2%;出口金額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1%,但出口均價有所下降。 成本驅動供給優化 從成本端來看,近年來在“三磷”治理、環保督察、能耗管控等政策約束下,黃磷產能及能耗受到嚴格限制,價格震蕩運行。上半年國內黃磷均價為2.33萬元,較2024年均價上漲464元。草甘膦生產所需的燒堿等原材料也普遍上漲,其中燒堿上半年均價同比上漲11%。 從供給端來看,2018至2025年上半年,草甘膦行業未新增產能,2025年國內有效產能穩定在80萬噸左右。政策限制新增產能,行業擴產以技改為主。“江山股份目前草甘膦產能為7萬噸,貴州項目建成后將新增產能5萬噸,預計2025年年底前試生產。”江山股份在接受投資者詢問時表示,根據2024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新建草甘膦生產裝置被視為限制類項目,旨在遏制無序擴張、維持供需平衡。 從庫存端來看,草甘膦經過前兩年的去庫存周期,當前處于全球低庫存階段,補庫需求開始顯現。興發集團指出,伴隨國內市場夏季農田除草需求上升,下游制劑廠商備貨積極性增強,詢單量明顯增加。 后市價格持續看漲 “后期草甘膦價格有望延續漲勢,一是主流企業接單情況良好,庫存壓力小;二是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下,內外貿客戶采購積極。”鮑伯穎說。 短期來看,據百川盈孚數據,2025年5月以來,草甘膦需求端持續堅挺,南美地區制劑訂單密集下發,主流企業排單充足。中長期來看,隨著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及百草枯等除草劑被禁用,草甘膦市場需求仍有增長空間。行業庫存已由5月初的7.89萬噸降至8月1日的3.06萬噸,處于歷史低位。中農立華原藥監測顯示,目前草甘膦出口訂單已排單交付,成交價持續上移。 開源證券化工團隊認為,供給端受孟山都產能不確定性等影響,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優化,國內龍頭公司市占率或將提升;需求端則受益于轉基因作物推廣及替代除草劑禁用。因此,草甘膦供需結構持續改善,行業有望迎來底部反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