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浙江全省7000余家農資店全部落實農藥實名購買制度,化肥實名制購買基本實現涉農縣全覆蓋。農戶種了多少地,購買多少化肥農藥、每次使用劑量等都詳細記錄在系統中,一旦購買或使用超量就會發出預警。 “第一次使用‘人臉識別’農資購買系統需要錄入身份信息,以后直接刷臉就可以購買農藥了。”在義烏市蘇溪供銷合作社生產站,店主駱堅旗正為前來購買農藥的董海建做實名制登記。 登記完成后,通過攝像頭識別,董海建的基本信息就從電腦里“跳”了出來。與此同時,他購買的化肥、農藥明細也“飛”進了市農業農村局的“數據大腦”。 值得一提的是,“人臉識別”農資購銷系統打通了全市農資購銷身份信息庫,實現了“一家注冊,全市通用”。通過采集人臉數據實名購買農資,一方面簡化農資購銷程序,方便了農戶;另一方面減輕了農資店登記程序,極大地便利了實名登記工作。不僅如此,該系統還能有效保障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進一步確保農資產品的使用安全。 “農場面積多少、種了什么作物、購買多少化肥農藥、每次使用劑量等都詳細記錄在系統中,一旦購買或使用超量就會發出預警。”義烏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過去,農民習慣憑經驗施肥和噴灑農藥,粗放型的田間管理方式容易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此,義烏不斷深化“肥藥兩制”改革,即農藥化肥實名制購買和定額制使用,從源頭擰緊肥藥使用“節流閥”,推動農業綠色優質發展。自“肥藥兩制”改革數字化管理平臺上線以來,義烏以示范農資店和試點主體生產經營記錄在線填報為抓手,配套肥藥超額使用預警提示、技術指導、生產主體綠色發展評價等功能模塊,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全方位智慧監管。與此同時,義烏還大力實施種植業肥藥減量增效、畜牧業抗菌藥減量化和飼料環保化、漁業養殖用藥減量三大行動,推動藥肥減量工作落實落細。 “目前,全市80余家農資店已開展農資實名制購買,市供銷聯社下屬24家農資門店已配備智慧農資銷售一體機,實現‘刷臉’‘刷卡’登記。”義烏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去,該局將深入基層不定期地檢查指導農資實名購銷系統使用情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優化軟件系統,進一步提高實名購買信息采集的便利度,為“肥藥兩制”改革數字化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