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復蘇。山東各地春耕、春播、春管“三春”生產陸續展開,田野里一派忙碌景象。當地農業部門提前做好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的儲備調運工作,指導農戶根據土壤墑情進行土地整理和播種工作。
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農業大省,山東省耕地面積約1億畝,化肥年需求量1600多萬噸,占全國化肥總需求量的十分之一。2023年,山東糧食總產1131億斤,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為實現這一目標,當地化肥企業滿產滿銷,最大限度保障春耕備播平穩運行。
產供儲運全線發力
作為化肥生產大省,山東省孵化了不少知名肥企。從氮肥到磷肥,再到水溶復合肥和特肥,以金正大、史丹利、華魯恒升、魯南化工、魯西化工、魯北化工、瑞星集團等為代表的一批知名魯肥企業脫穎而出。
來自山東省化肥和煤化工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山東省累計生產尿素(實物量)148.62萬噸,同比增長7.99%;累計生產碳銨(實物量)19萬噸,同比增長6.98%;累計生產氮肥(折純100%N)75.93萬噸,同比增長5.22%。累計生產磷肥(折純100%P2O5)3.08萬噸,同比下降61.81%;累計生產復混肥(實物量)132萬噸,同比下降17.88%。
山東省的鉀肥則主要依靠進口。濰坊港作為進口鉀肥輸往山東腹地的重要通路,今年已進口鉀肥3.8萬噸,同比增長近4倍。為不誤農時,濰坊海關開通綠色通道,提升鉀肥進口通關效率。
青島港也開辟“綠色通道”,助力化肥從船頭“直達”田間,今年以來青島港化肥接卸同比增長29.4%,春耕化肥裝卸輸運一派繁忙景象。
山東省農服魯南公司是滕州市供銷社培育發展的農資龍頭企業。為保證今年農業豐收開好局、起好步,滕州市供銷社充分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密切跟蹤研判市場行情,及時對接上游農資生產廠家,做好農資商品儲備,豐富農資商品供應品種,保障商品質量,確保市場供應有序。目前,滕州市已調備化肥3萬噸,銷售各種肥料2萬余噸,有效保障了當地春耕生產需求。
主力企業穩產高產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魯恒升”)是山東省化肥生產骨干企業,年產尿素、硫酸銨、碳酸氫銨等氮肥產品260多萬噸。為保障春季農業用肥,該公司春節期間化肥裝置滿負荷生產,8天假期共生產各種肥料6萬噸。同時力保產品發運不停歇,日均發貨1萬余噸,有效保障了當地春季用肥備肥。進入3月份,隨著氣溫回升,追肥進入旺季,華魯恒升農服人員下沉市場一線,宣傳肥料知識,為農戶辨別肥料優劣,助力農耕順利進行。
山東聯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40·60”改造工程清潔生產技術升級改造項目自去年10月試生產以來,運行穩定,效率提高,1月份生產尿素7.9萬噸,預計一季度可生產23萬噸,能保障當地蔬菜和小麥追肥。
明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營銷人員深入濟南、濱州等主要銷售區域,及時掌握用肥需求及用肥進度,并根據客戶實際需求,集中調配貨源,確保化肥供應不斷檔。他們還采用大噸位集中配送、小噸位靈活配送的“點對點”配送方式,確保用最短時間將尿素送到農戶手中。
入春以來,金正大集團全力以赴保春耕,各基地早部署、早落實,在原料采購、生產運營、設備管理、安全環保、質量監測等方面都做足了功課,保障優質肥料有序穩定生產,及時供應及投放。
價格回升沖高震蕩
受冬季嚴寒和春節假期影響,下游工業開工率低位,農業運輸受限,整體需求減弱,山東地區尿素價格持續低位。1月份,山東地區尿素平均出廠價格2206元(噸價,下同),環比下降149元,同比下降18.57%。其中,1月下旬一度下滑至2050元,同比去年六七月份跌幅近23%。1月份,復混肥平均出廠價格2949元,環比下降43元,同比下降8.44%。受價格及政策影響,自去年10月份以來,基層農資網點備肥較為緩慢,復合肥銷量同比下滑10%至20%。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板材、三聚氰胺等開工率有所提升,尿素的工業需求逐步恢復,加之春耕用肥相對集中,農業備肥以及復合肥廠原料采購積極性提升,尿素價格開始逐步回暖。但各地基層用戶對供需平衡認知有一定偏差,春節前低價備肥的部分基層網點見頂拋售,部分廠家也在3月中旬下調了出廠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