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我省新型工業化發展需求,促進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提升,省總工會日前下發通知,啟動“十萬產業工人大培訓”,同步開展“工匠培訓站(所)”建設。
培訓面向全省產業工人,尤其是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產業工人。根據安排,全省各級工會每年組織不少于10萬名產業工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其中,省總工會資助1萬名產業工人參加培訓。為培訓提供豐富資源支持,各級工匠學院等培訓機構要及時公布自身的特色培訓課程,各級工會要在充分走訪調研、匯總分析培訓需求的基礎上,與培訓機構做好供需對接,選擇配套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資源豐富、管理體系完善、培訓能力較強的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培訓包括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兩部分,其中,理論課程一般應包括思政課程、工匠精神、通用知識、質量管理、安全生產、專業技術等內容;實操培訓著力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操作水平,增強執行操作規程、解決生產問題和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為夯實“十萬產業工人大培訓”基礎,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技能提升主陣地作用,我省同步在全省基層企業中開展“工匠培訓站(所)”建設,打造職工身邊的“工匠學院”。力爭到2035年,全省每年爭取建設不少于1000個培訓站,省總工會將每年重點支持建設100個培訓站。根據要求,“工匠培訓站(所)”需配有與當前和未來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相匹配的設施設備,開展培訓所必備的專業生產學習資料、器材工具、實驗儀器等。要注重圍繞企業發展實際需求、生產中的痛點難點問題以及職工的成長成才需求,設計培訓項目和課程。加強實操環節訓練,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提高職工的動手操作能力,讓職工在實訓中學習知識、積累經驗、提升技能。
(大眾新聞記者 劉一穎 通訊員 朱寧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