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業由于經濟總量大、關聯度高、帶動下游能力強等特性,是重要的基礎性、支柱性產業,在區域爭相謀求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傳統化工產業謀求轉型發展已進入關鍵期。
根據7月賽迪顧問發布的《2024化工園區綜合競爭力百強研究》報告,山東17家化工園區上榜,數量居榜首,江蘇、浙江分列第二、第三位。
自1992年化工產值首次超過江蘇、摘得“中國化工第一大省”的桂冠以來,山東的化工經濟總量始終位居全國榜首。
![]() ▲青島形成了“2+5”的高端化工空間布局,圖為西海岸新區的董家口化工園區。
7月4日舉行的2024年度山東省化工行業先進適用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推廣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2023年山東省規上化工企業3429家,實現營收2.8萬億元、利潤1141.8億元,營收、利潤分別占全省規上工業的24.7%、20.4%,分別占全國規模以上化工行業的19.6%、20.7%。
山東化工產業的發展壯大依托于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豐富的煤炭、石油、原鹽以及其他無機礦產資源,為化學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
然而,在國家全面部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山東這一傳統優勢產業,必須刀口向內進行自我革命,謀求從“資源型”轉向“創新型”蝶變?!渡綎|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要打造世界級高端化工產業基地。
在山東化工產業版圖上,煙臺是當之無愧的“明星之城”,其擁有的萬華化學2023年實現營收1754億元、凈利潤168億元,相當于為山東化工產業貢獻了近15%利潤。
萬華化學的前身是國家“六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煙臺合成革總廠,經過多年的自主創新,如今已成為化工新材料領域實現多項首創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為煙臺實現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做出典范的同時,也將引領一個千億甚至萬億級產業的誕生。
在萬華化學的引領下,煙臺匯集了泰和新材、中節能萬潤、美瑞新材、道恩集團、聯合化學等一批新材料企業,擁有化工領域省級以上創新平臺91個,多個項目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位居行業第一。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產品和技術,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并不是決然對立的,關鍵看采用什么技術、追求什么產品。”山東省委常委、煙臺市委書記江成的這番話,體現了煙臺對于支持傳統產業走出高質量發展路子的決心。對于化工這一傳統支柱產業,煙臺正依靠技術創新,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聚集區。
作為山東省內的經濟龍頭城市,青島的化工產業潛力巨大。與東營、淄博等省內其他化工大市相比,青島并非“坐在礦山上”謀發展,而是靠著與生俱來的開放基因,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發展路子。
上世紀20年代,青島華商福順泰商號經理楊子生在青島創辦維新化學工藝社,開始從事化學染料制造,標志著青島化學工業的誕生。從那時起,“開放”這個關鍵詞就一直貫穿青島化工產業發展之路的始終。
如今,青島形成了“2+5”的高端化工空間布局,西海岸新區的董家口化工園區依托世界第四大港口青島港重點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2022年,西海岸新區高端化工產業產值實現1654.1億元,同比增長17.2%,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37.2%。
作為青島市高端化工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海灣化學近年來加速“出海”,逐步嵌入世界化工產業鏈、供應鏈。一方面,其低溫乙烯年進口量已達到50—60萬噸,占全國低溫乙烯進口份額超過25%,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低溫乙烯采購商;另一方面,其產品出口競爭力也在不斷攀升,明星名牌“海晶牌”聚氯乙烯近一半產能由海外市場消化。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催化聚合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慶剛曾給出建議,山東可以依托青島和煙臺,形成類似于舟山和寧波那樣的大型煉化一體化與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
面對全國乃至全球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山東這一傳統優勢產業,正在向著全球價值鏈更高處不斷邁進。
商周刊記者 張雅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