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濰坊昌邑經濟開發區下營化工產業園的山東東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內一片繁忙景象。生產車間內,機泵嗡嗡運轉,將高純度產品不斷分離出來。企業辦公樓三樓,也正在進行裝修。“以前,我們的研發中心和人員主要在青島。我們正裝修研發中心。待投用后,部分科研成果就可以在廠里進行研發。”山東東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俊卿說。
這家成立于2007年的化工企業,主要生產磷系阻燃劑,產品廣泛應用于紡織、塑料、高科技電子產品的阻燃等領域。“企業訂單增加不少,目前排到了7、8月份。”劉俊卿告訴記者,訂單增加的原因,得益于企業去年一次特殊的“買賣”。
去年8月,在山東科技大市場,山東東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購買了山東科技大學持有的兩項用于阻燃劑生產工藝的發明專利和關鍵技術,讓他們產品的制備和合成效率大大提升。“這兩項發明專利和關鍵技術,解決了企業產品的質量問題。去年9月份投入生產后,我們的新型環保阻燃劑產品成功進軍高科技電子產品阻燃領域,實現了從低端向高端的突破,產品純度和合成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利潤增加了近40%。”劉俊卿說。
包括山東東科化工在內,昌邑市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意識,助力企業加強產業關鍵技術攻關的基礎上,昌邑市積極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進產學研融合,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格局。該市創新開展“黨政正職訪名校”活動,先后赴西北工業大學、四川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10余家高校院所開展招才引智活動,集聚高層次人才30名,新增現代產業學院1處、落地人才科技創新項目15個。
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轉化是關鍵環節。記者了解到,山東省科技廳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及沿黃各省等重點區域的合作,著力打造集成果展示、技術交易、企業孵化、融資路演等功能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市場化運作、實體化運行的山東科技大市場,系統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全面推進“四鏈融合”發展。
在濰坊,2025年,濰坊市科技局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全力打造濰坊科技大市場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科技動能。其中,構建線上數字賦能平臺矩陣,打通省科技大市場服務平臺路徑,整合區域創新要素,搭建“一站式科創服務平臺”“一站式科技政務平臺”和“一站式科創決策平臺”,實現線上平臺用戶入駐1000家以上,創新資源精準匹配成功率達到80%以上。
(大眾新聞記者 都鎮強 荊新年 陸金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