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當前位置 > 首頁 > 化工裝備與儀表 > 國內新聞 > 正文內容
濰坊職業學院:培育化工“三色”人才 賦能地方產業發展
文章來源:金臺資訊     更新時間:2025-02-19 08:47:37
近年來,濰坊職業學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針對化工行業需求,以“工匠精神”為引領,培養具有“紅色基因、綠色理念和藍色精工”特質的化工專業人才,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獲得了用人企業的一致好評。
紅色鑄魂 厚植家國情懷 校企共育時代新人
聚焦教學課堂、活動課堂、社會課堂“三課堂”建設,凝聚思政教師、專業教師、輔導員、企業導師“四師”合力,創新思政育人體系,將紅色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與山東新和成等企業聯建黨支部,開展“紅色技師”培養計劃,邀請行業勞模、技術能手擔任德育導師,以“師帶徒”形式傳承艱苦奮斗、精益求精的行業精神。依托地區紅色資源,建設“王盡美革命精神實踐教學基地”;開發《化工行業中的紅色印記》特色課程,通過“紅色故事進車間”“化工先輩訪談錄”等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工匠精神與專業學習深度融合。開展“永利堿廠實業報國”“兩彈一星燃料攻堅”等紅色主題教育,強化學生理想信念,傳承愛國敬業的優良傳統。學院黨建成果顯著,先后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獲評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黨建工作示范高校。
綠色賦能 生態引領 校企共育行業先鋒
聚焦“雙碳”戰略目標,關注行業安全、環保、健康,將綠色化工與低碳發展理念融入育人全過程。系統構建“綠色化工育人體系”,與山東天維膜等企業共建國家級環渤海綠色化工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與萬華化學、豪邁集團等頭部企業共建共享安全文化展館,開發特色HSE課程,將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理念融入專業教學,引入企業真實生產場景,讓學生在“真環境、真設備、真工藝”中掌握綠色生產技術。開展“化學之美”“綠色化工創意設計”“三節三愛”等主題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現代化工HSE技能等競賽,參與環境污水處理、生物降解等綠色技術改進,豐富綠色文化育人載體,將安全、環保、責任、協作等職業素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組織學生“三下鄉”活動,參與社區環保宣傳、化工園區環境調研,強化“綠色化工守護者”的職業使命感。學院被評為首批濰坊市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藍色強技 產教融合 校企共育大國工匠
服務化工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需求,聚焦膠東經濟圈萬億級和濰坊市千億級高端化工產業智能生產關鍵環節,學院牽頭成立國家級化工職業教育集團、省級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聯合體、山東省精細化工產教融合共同體,建成多方參與的專業群建設指導委員會,與“兩體”內山東新和成企業等共建現代產業學院,開展現場工程師培養,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精細創新為目標,開設“化工勞動實踐周”“工匠面對面”等主題活動,企業工程師與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技改項目,強化學生實踐技能探索,索形成“校內崗-學訓點-基地群”工匠人才培養范式,被中國教育報、全國化工行指委工作會議等廣泛推廣。
三色交融 創新育人模式 服務區域產業發展
學院與“兩體”內30余家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創新“四方聯動、多跨協同”機制,整合校企社育人資源,匹配區域高端化工產業發展需求,共建共享實踐實訓基地、師資團隊、核心課程和教材,打造高水平專業,提升“三色化工人才”培養質量。近五年,學生獲職業技能大賽國賽一等獎12項、雙創類比賽國家級獎項21項,累計培養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劉玉婷等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10000余人,65%以上畢業生在萬華化學等頭部企業就業,就業滿意度97%以上。依據化工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需求,開發《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等12門新課程,學院建成“智慧化工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牽頭制定的《化工精餾安全操作規范》被20余家化工企業采納為行業標準。服務企業成果顯著,橫向課題到款500余萬元,開展社會培訓6萬人次、技術服務60余項,為企業解決換熱器流道設計等“卡脖子”技術、生產難題27項,成果轉化及經濟效益1.2億元。(張成功)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崇礼县| 出国| 那坡县| 许昌县| 濉溪县| 房产| 花莲县| 高台县| 高州市| 高雄县| 治县。| 阿拉善左旗| 文登市| 舞钢市| 丰原市| 开化县| 清原| 灌南县| 龙门县| 南康市| 炉霍县| 石景山区| 县级市| 沽源县| SHOW| 宜良县| 沁阳市| 肥西县| 奉贤区| 河北区| 汕头市| 尼木县| 韶山市| 当涂县| 博客| 大洼县| 日喀则市| 灵川县| 台中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