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夏仕文 |
|
|
主持和參與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日本新能源和工業技術發展組織項目、日本生物工業協會綠色生物技術項目、愛爾蘭企業部高技術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重慶市技術創新項目、重慶市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項目、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企業科技特派員-百人計劃行動”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共20余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項,其中授權專利5項。 |
|
|
|
 |
|
陳代榮 |
|
|
陳代榮博士,山東大學二級崗位教授,兼任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委會常務理事,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應用專家委員會專家。 從事無機膠體材料技術及應用的研究,在Adv. Mater.、Chem. Mater.等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論文被SCI他引1000余次,多項技術成果得到實際應用,并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
|
|
|
|
 |
|
李建隆 |
|
|
博士,教授,博導。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現任生態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高校化學工程學報》、《化工進展》期刊編委。
2003年以來,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課題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八五”、“九五”攻關項目、“863”計劃子課題各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9項;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SCI、EI收錄17篇; 2011獲年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第一位)一項、2006年獲山東省技術發明二等獎(第一位)一項。2006年獲青島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10年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
|
|
|
 |
|
田原宇 |
|
|
田原宇,陜西武功人,生于1969年10月,博士,2003年破格評聘為山東科技大學教授,現為山東省高校低碳能源化工重點實驗室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在煤、石油、天然氣和生物質等低碳清潔能源工藝設備一體化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工作。2012年8月調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自2004年以來,先后承擔完成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青年自然基金、國家973項目專題、863項目課題、國家星火計劃、山東省重大專項以及其他省部和企業橫向重大項目40余項。 |
|
|
|
|
|
|
|
王學軍(1975-),男,山東泰安人,博士,高級工程師,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現為山東東岳集團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高分子分離膜與含氟材料,尤其是全氟離子交換膜材料的系統評價與工程應用。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863”計劃課題一項、作為業務骨干完成三項國家標準起草工作,目前作為課題組長承擔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課題一項。 |
|
|
|
 |
|
韓云鵬 |
|
|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CAD/CAM軟件研究所書記;
山東省CAD/CAM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碩士生導師
|
|
|
|
|
|
|
|
馬德龍,工程師,山東陽谷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國家橡膠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部主任。
先后參與實施2008年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橡膠助劑清潔生產工藝和特種功能性橡膠助劑產品的開發》,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橡膠硫化促進劑TBSI試驗研究》、《年產1萬噸橡膠防焦劑CTP及配套氯代環己烷》、《氧氣氧化法合成促進劑NS技術開發》、《微晶蠟》系列產品開發等科研開發課題數十項。先后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
|
|
|
|
|
1995年7月畢業于山東礦業學院(現山東科技大學)化工專業 ,先后在山東樓德化肥廠、泰豐集團中科化工分公司、山東飛揚化工有限公司從事精細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從事籌建和技改項目9項。
分別為樓德化肥廠技改聯產1.5萬噸/年甲醇裝置及5000噸三聚氰胺裝置;泰豐礦業集團中科化工分公司萬噸級碳酸二甲酯(DMC)工程;山東飛揚化工有限公司一期5000噸/年丁二酸、5000噸/年無水乙醇、5000噸/年丁二酸二酯(DBE)、5000噸/年碳酸混合酯項目;二期自主創新節能技改型2萬噸/年碳酸二甲酯項目;三期8000噸/年高純電池級碳酸二乙酯生產線。相繼投產,高效運行。
現任山東飛揚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2008年曾當選為泰安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
|
|
|
|
 |
|
張裕卿 |
|
|
張裕卿,先后承擔和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英國皇家工程院國際交流研究基金、中石油基金、天津市基礎研究計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中科院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教育部留學基金、國家863計劃等課題,在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文章約8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的有32篇,被EI收錄的有42篇;獲的2004年《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本人排名第五;獲得2012年《英國皇家工程院國際科技交流獎》和2009年《天津市優秀博士后研究人員》獎;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9項,已授權11項,作為主編出版著作1部。 |
|
|
|
 |
|
殷樹梅 |
|
|
【從事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
【研究方向】醫藥、農藥等中間體的合成,橡膠、造紙、印染等助劑的研發,污水處理劑、日用和工業清洗劑的合成研究。
【研究成果】
1.左旋對羥基苯基甘氨酸2000年8月通過省科委鑒定,第一位
2.多元高彈高聚物防水涂料,1999.12,通過市科委鑒定,第二位
3.高性能陶瓷泥漿助磨劑,LN-1工業試制,2000.1,市科委鑒定,第四位
4.XB高吸水性樹脂的研究,2000.9.23,山東省科委鑒定,第二位
5.新型多功能造紙助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青島市科委課題,5萬元,2002.3.23鑒定,第二位
6.基于2-巰基苯并噻唑(M)氨鹽的氧氣法制備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DM)的方法獲得省級成果鑒定并獲菏澤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
|
|
|
|
 |
|
黃仁和 |
|
|
從事鑄造材料與精細化學品方面的研究,《STC水溶性樹脂》《煤系硫鐵礦干-濕法生產不溶性硫磺新工藝》兩項目獲得山東省科學進步三等獎,近十年來開發鑄造材料:自硬呋喃樹脂、酯固化堿性酚醛樹脂、三乙胺冷芯盒樹脂、酚脲烷樹脂、水溶性樹脂及鑄造輔料等方面在國內幾十家企業推廣應用,發表學術論文約60余篇。 |
|
|
|
 |
|
李愛軍 |
|
|
作為主要完成人先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承擔國家、河北省及企業合作項目幾十項,獲得頭孢地嗪鈉及粉針劑、頭孢呋新酯及片劑、頭孢呋新鈉及粉針劑等新藥證書6件。其中頭孢地嗪鈉及粉針劑的研究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第一位)。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入論文十余篇。獲中國發明專利6件,其中第一發明人5件。 |
|
|
|
|
|
 |
|
孫啟文 |
|
|
孫啟文,研究員。 1982年畢業于南京化工學院,1989年獲得華東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93年獲得荷蘭皇家格羅寧根大學博士后,2006、2012年被山東省政府授予“泰山學者”專家榮譽稱號。 現任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兗礦能源科技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陜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煤液化及煤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醇醚酯化工清潔生產國家工程實驗室”副理事長,華東理工大學、廈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十一五”國家 863 計劃重大項目“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示范工程”總體專家組成員,“十二五”國家科技部“潔凈煤技術”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 |
|
|
|
 |
|
郭慶杰 |
|
|
郭慶杰,1967年3月生,教授,博士,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化學工程重點強化建設學科帶頭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獲山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 獲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研究獎學金。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獎勵辦公室批準的社會力量設立的科技獎勵2項。申請和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32項,在國內外科技期刊上發表論文168篇。擔任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Material Scienc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編委等6種國內外期刊編委。 |
|
|
|
|
|
|
|
|
頁:5/5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