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山東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基礎上,著力探索轉型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動力,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意見》對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主體框架可以概括為:“一個先行區”,即努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個主題詞”,即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兩階段目標”,即到2027年,先行區實現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到2035年,努力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四個發展導向”,一是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探索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的路徑模式;二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三是促進工業化數字化深度融合,促進數字技術全鏈條賦能實體經濟;四是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全方位、多層次深化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七項重點任務”,一是降碳提質并舉,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優化能源和交通結構;三是推動數字綠色文化賦能,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塑造發展新優勢;五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六是促進城鄉區域協調,構筑高質量發展空間動力系統;七是創新體制機制,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
山東作為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結構最豐富的省份之一,100多種重點產品產量居全國前三位,46種產品產量居全國首位,2021年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7%,在全國工業和制造業版圖中舉足輕重。支持山東加快探索產業結構轉型發展之路,意義重大。《意見》聚焦產業結構轉型作了三方面部署。
一是降碳提質并舉,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紡織、輕工等行業為重點,推動傳統支柱產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加快重化工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對“兩高”項目全面推行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新建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減量替代要求。
二是推動數字綠色文化賦能,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壯大數字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海洋特色新興產業集群,建設世界領先的海工裝備基地,打造海上“能源島”。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實施文化賦能行動,塑造一批原創標識和國潮品牌。
三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塑造發展新優勢。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高質量建設海洋領域國家實驗室,支持按程序穩步重組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組織開展“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支持山東探索建立頂尖人才“直通車”機制,聚集一批領軍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意見》賦予山東更大改革自主權,在科技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綠色低碳技術應用、標準化創新發展等領域優先開展探索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