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加強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肥料制造、污水集中處理等18個行業作為氮磷污染防治的重點行業,明確2018年6月底前,重點行業的重點排污單位應安裝含總氮和(或)總磷指標的自動在線監控設備,并與環保主管部門聯網;到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氮磷排放重點行業企業超標整治工作。
《通知》要求,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在制訂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方案時,應強化氮磷排放達標管理,將氮磷污染防治工作問題突出的納入中央環保督察。在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氮磷排放重點行業企業超標整治工作。
對于化工行業而言,《通知》明確了提升氮磷污染防治水平的路徑。一是要求相關工礦企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優化升級生產治理設施,強化運行管理,提高脫氮除磷能力和效率。二是重點開展磷肥和磷化工企業生產工藝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提高磷回收率;推進磷石膏堆場標準化建設,實現磷石膏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規范化建設并嚴格管理磷礦采選企業尾礦庫,杜絕尾礦庫外排水不達標排放。三是推動氮肥、合成氨等行業生產和治理工藝提升,進一步提高氨或尿素回收率。
據了解,隨著全國水污染防治形勢的變化,總磷逐漸成為重點湖庫、長江經濟帶地表水首要污染物,無機氮、磷酸鹽成為近岸海域首要污染物,部分地區氮磷污染上升為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問題,成為影響流域水質改善的突出瓶頸。長期以來,總氮、總磷未納入國家污染物減排考核約束體系,不少地方重視不夠,對工礦企業以及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氮磷達標排放監測不力、監管不嚴,導致固定污染源氮磷排放存在底數不清、治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個別地方甚至存在一個企業污染一條河流的情況。
業內專家表示,《通知》的發布意味著今后我國肥料企業的氮磷排放將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企業在做好常規環保工作的同時,也要將氮磷的排放管控納入到未來的改造計劃中。
目前,氮磷污染防治的具體工作方案還未出臺,記者從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了解到,協會正在和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商討有關磷化工水污染防治調查的事宜,未來可能對我國磷化工企業采取問卷+現場的方式進行調研,對現有企業的治污工藝和排放水狀況進行摸底,并根據結果出具企業治理清單,提出技術改進方案。該計劃目前還處于招標階段,預計在下月中旬招標結束后會出臺具體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