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端增量有限,需求端穩定增長。當前國內丁辛醇總產能437萬噸,新增產能只有魯西化工25萬噸和中海油惠州煉化二期25萬噸,全部投產后新增產能只有10%左右。2017年丁辛醇需求端展現出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1-11月丁辛醇表觀消費量達到363萬噸,同比增長13%.供給端增量有限,需求端穩定增長的情況下,丁辛醇行業供需狀況持續改善,2016年以來,行業開工率持續攀升,2017年前11個月,行業開工率為81.82%,較2016年71.93%的開工率已經提升近10個百分點;2017年4季度行業開工率甚至達到90%左右,已經逼近化工行業的開工極限。2018年行業雖有新增產能進入,但投產尚需時日,新產能開工前行業供需格局將持續偏緊,價格大概率上漲。 新增產能進入后,行業供需格局雖有所緩和,但新增產能占比只有10%左右,不足以使供需格局發生根本逆轉,且后續短時間內沒有新產能繼續進入,在需求端穩定增長的情況下,新產能將被逐漸消化,行業供需格局仍將轉緊。
反傾銷案或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商務部決定自2017年12月29日起對原產于中國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次調查通常應在2018年12月29日前結束。2017年1-11月,我國正丁醇進口量累計約25.2萬噸,在總供給中占比約14%,而進口結構中來自臺灣省、馬來西亞和美國地區的合計占比約78%.如果反傾銷案裁定成立,則將影響丁醇約11%的供給,這勢必給本就緊張的供需狀況火上澆油,或將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油價震蕩上行,增厚行業盈利丁辛醇行業盈利狀況與原油價格高度相關。OPEC減產協議兩度延壽,原油價格短期上漲動力較足;中期來看,雖然北美頁巖油增產以及石油國家之間囚徒困境仍存,但是地緣政治同樣加劇,中長期原油將呈現震蕩上漲之勢,預計2018年油價(美油)將在50-70美元區間震蕩,形成對丁辛醇成本端的有力支撐。
重點推薦呼之欲出的行業龍頭魯西化工除中石油和中石化外,國內丁辛醇相關上市標的主要包括魯西化工、萬華化學、華魯恒升和華昌化工,上述四家公司分別具備丁辛醇產能50萬噸、26萬噸、20萬噸和18萬噸。丁辛醇價格每上漲1000元/噸,上述公司EPS將分別增厚0.22、0.06、0.08和0.18元。魯西化工為行業龍頭,估值相對較低,價格彈性最大,且2018年新增25萬噸產能投產后將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重點推薦。
上調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別為1.31、2.11、2.59元,對應PE為13X、8X、7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大幅下行、減產協議執行不及預期、安全生產風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