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雖因清明假期僅有3個交易日,但依然不影響固態電池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度。期間,雙三氟甲基黃酰亞胺鋰(LiTFSI)生產企業瑞泰新材上漲37.39%、三祥新材上漲33.11%;鋰鑭鋯氧粉體(LLZTO)生產企業東方鋯業上漲23.05%等。
據悉,此次固態電池被資本市場追捧或許是由于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再次火熱。例如,小米SU7上市、特斯拉計劃推出無息貸款、智己L6推出光年固態電池等,這一系列的事件都讓新能源汽車行業又成為熱點話題,從而引發對固態電池的關注。
當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迎來固態電池時代,而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關鍵便是固態電解質,尤其是LiTFSI在固態電池的研發和應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相關生產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鋰電池發展趨勢來看,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固態電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溫、無腐蝕、不揮發的特性,克服了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泄漏、電極短路等現象,降低了熱失控的發生概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固態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卓越的安全性和長壽命等特點,正逐漸成為電動汽車、儲能設備、便攜式設備以及清潔能源領域理想的能源存儲解決方案。
清陶能源固態電池工廠的環評報告顯示,固態電池電解質主要原料為LiTFSI和LLZTO,其中前者的使用量是后者的5倍。而LiTFSI是固態電池的最大消耗品,該材料具有更高的導電率、不易水解及熱穩定等特點,可與六氟磷酸鋰(LiPF6)配比添加至電解液中,能夠有效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及安全性能,成為改善LiPF6缺陷的添加劑。
從固態電池生產原輔材料表看,1Gwh半固態電池LiTFSI的用量為214.10噸,LZTO的用量為43.82噸。據EVTank預測,預計2030年全球電解液新型添加劑出貨量達到22.5萬噸,2022年至2030年復合增速達到39.16%。同時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2030年國內固態電池出貨量達到251GWh,2022年至2030年復合增速達到74.66%。伴隨電解液新型添加劑及固態電池需求的加速釋放,LiTFSI市場將有巨大發展空間。
華西證券研報顯示,近期多家企業的固態電池在性能提升、量產進度等方面不斷推進,有望加速(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據GGI預計,2024年(半)固態電池有望實現大規模裝車,全年裝機量有望超過5GWh。此外,固態電解質能兼容更高比容量的正負極材料,如超高鎳正極、富鋰錳基正極、硅基負極和鋰金屬負極等。新技術的持續開發將帶來相關材料環節的突破和變化,推動產業化進程,率先布局固態電池及相關產業鏈的廠商有望受益。
|